【廣告】
亞臨界流體發(fā)展歷程:亞臨界萃取技術誕生于1989年,是經(jīng)歷了30年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工藝方法,目前其主要的發(fā)展成果為:4號溶劑---亞臨界;已應用到植物油、蛋白、色素、精油、藥材等幾十種原料;已有近百套生產型設備投產,80余套小試裝置在大學及科研院所使用。這方面的原料品種尤其繁多,但總體上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脂溶性如月見草、沙棘、林蛙、靈芝孢子等以丁烷溶劑萃取已工業(yè)化生產。
亞臨界狀態(tài):溶劑在高于其沸點但低于臨界溫度的溫度區(qū)間內,在一定壓力下以液態(tài)存在,我們定義為溶劑的亞臨界狀態(tài),這也是氣體的液化狀態(tài)。萃取時間與次數(shù),針對不同的物料,先通過正交試驗得出合理的萃取時間和次數(shù),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罐組間的逆流萃取工藝得以提高萃取效率。低溫亞臨界溶劑特點:低溫亞臨界萃取的溶劑沸點都低于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溫度,一般沸點在0℃以下,溶劑在常溫常壓下以氣態(tài)存在,壓縮液化為液態(tài)溶劑
油莎豆地表是一種高半米、密度大、高產的牧草。對于萃取和分離更有用的是,在臨界點附近溫度和壓力的微小變化會引起溶劑密度的顯著變化,從而使亞臨界流體溶解物質的能力發(fā)生顯著的變化。根有油莎豆,油莎豆畝產鮮豆1000Kg,干豆500kg。油莎豆含油高達30%,油脂品質好,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含量64%,亞油酸含量11%,亞麻酸含量2%。同時油莎豆富含淀粉和多糖,脫脂后的油莎豆含淀粉達60%,加工成油莎豆面粉,可作為我國第四大主糧,用于食品及釀酒工業(yè)。
在植物精油提取生產中的應用:植物精油的成分多為脂溶性化合物,以丁烷、丙烷對鮮濕的花朵、莖葉進行亞臨界萃取,可得到浸膏產品,目前已進行工業(yè)化批量生產的物料有:玫瑰、十香菜、迷迭香、沉香、崖柏等。傳統(tǒng)的植物脂溶性色素用己烷溶劑提取,水溶性色素用水或乙醇提取,都有加熱脫溶的工藝過程,影響產品質量。在植物香辛料提取物生產中的應用:在香辛料精油、油樹脂、凈油,如花椒、麻椒、胡椒、桂皮、肉桂、丁香、茴香精油以及復合香辛料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產品廣泛應用于大宗食品的調味、化妝品等。
工藝適應性好。萃取的過程是分子相對擴散的過程,適度的攪拌可以增加溶劑和物料之間的充分混合,減少萃取中外擴散阻力,使萃取體系的濃度朝有利于固體物料中的脂溶性成分向液體的溶劑中擴散。能采用常壓、負壓、正壓工藝操作的水提和醇提,特別是熱敏性物料的低溫提取、濃縮。水提低溫可在45℃以上進行提取物藥用成份質量提高。由于提取時間短,溫度又隨機自控,提取物質量明顯提高加熱濃縮器可一面出料,一面進料,不易結垢、結焦。濃縮液比重可達1.1-1.3。特殊物料可改自然循環(huán)為強制循環(huán)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