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堿(低堿)粉狀速凝劑是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使用的一類速凝劑。如采用CaCl2與Al2(SO4)3復合制成的無堿粉狀速凝劑,可使混凝土后期強度損失減低至15%以下,但因Cl-的引入會加速鋼筋銹蝕,該速凝劑沒有得到推廣。
無堿(低堿)粉狀速凝劑雖然堿含量較低,混凝土抗壓強度損失相對較小。
目前,以硫酸鋁替代部分堿金屬鹽類物質所配制的速凝劑,作為新型無堿(低堿)液態(tài)速凝劑,在市場上生產與應用較廣泛。這類速凝劑品種很多,且組成成分和配制工藝也存在較大差別。
硫酸鋁和氫氧化鋁可直接反應生成聚合硫酸鋁,簡化了硫酸鋁和鋁酸鈉反應先生成氫氧化鋁再生成聚合硫酸鋁的反應過程,并且蕞大程度的引入了鋁離子。其優(yōu)點是不會引入堿金屬離子,缺點是氫氧化鋁使用比例較大,成本較高。
從定義方面來講,早強劑和速凝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混凝土外加劑。早強劑的側重點在于混凝土早期強度的提高,同時,要盡量少影響混凝土的凝結時間,而速凝劑則更加注重于對水泥漿體凝結時間的調節(jié)。早強劑和速凝劑標準都對混凝土或砂漿的抗壓強度做出了規(guī)定,尤其是對早期強度進行了嚴格限定。不同的是,摻早強劑的混凝土,其早期強度的蕞低標準取決于同齡期基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而摻速凝劑的混凝土,其早期強度的合格與否則取決于摻速凝劑水泥砂漿1d齡期的強度。因此,早強劑和速凝劑的評價體系大不相同,兩者不可一概而論。
混凝土速凝劑是噴射混凝土和快速堵漏材料必不可少的外加劑。按照其狀態(tài),可以分為粉體速凝劑和液體速凝劑兩類;按照其堿金屬離子含量,可以分為堿性速凝劑、低堿速凝劑和無堿速凝劑三類。
速凝劑由固體粉狀向液體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粉狀速凝劑回彈率大,噴射混凝土損失嚴重。因此國際上盛行質量穩(wěn)定、揚塵少、回彈損失低、噴射作業(yè)綜合經濟效益高的濕噴施工方法;
二是粉狀速凝劑計量準確性和混合的均勻性難以控制和保障。
因此液態(tài)速凝劑在國外的應用已相當廣泛,且在噴射混凝土施工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如意大利占90%,瑞典占80%,日本占80%,瑞士占65%,英國占60%,法國占60%。我國液態(tài)速凝劑的發(fā)展遠遠落后于國外。市場銷售速凝劑大多數(shù)是粉狀速凝劑,施工中普遍存在粉狀速凝劑添加不均勻和粉塵較大的問題。
速凝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使用前應對工程所有水泥,進行凝結時間試驗,以確定適宜的摻量,本產品摻量為水泥重量的3-5%(試驗方法是:取水泥400克RH-I型速凝劑12-20克,干拌均勻后,按0.4水灰比加水,迅速攪拌40秒鐘左右裝模,用維卡儀測定凝結時間)。
2、水泥新鮮度對凝結時間影響很大,噴射混凝土使用新出廠水泥,受潮或存放時間長的水泥效果較差。
3、摻有本速凝劑的混凝土干拌料,應隨拌隨用,其堆放時間不超過2小時。否則,不僅影響速凝效果而且會降低噴射混凝土強度。
4、摻速凝劑混凝土,其收縮值較不摻速凝劑要大,所以在噴射后4小時,開始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兩周、蕞短不少于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