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青少年拒絕心理輔導的原因
如果沒有緣由地拒絕,通常是被“誤傷”,背后的原因是與父母的對抗——我偏不聽你的!或者是孩子覺得沒有必要。孩子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問題,覺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有些自我、自負,這是青少年的普通心理特點。也有可能是父母的過度緊張,這種情況下建議父母可以請孩子和自己去一次,以一種“孩子配合父母”“你在幫助我們”的態(tài)度去溝通。
青少年厭學的原因
動機缺失。對學習沒有求知欲望,需要被動地在老師、父母的監(jiān)督下完成學習任務,這是無動機;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用論,對學習的認識消極甚至錯誤,這是負動機。沒有動機就沒有動力。兒童心理咨詢師說,導致動機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家長本身不注重學習,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孩子潛移默化也會認同這種價值觀;
動機缺失。有些孩子之前的學習動機建立在父母的肯定、表揚上,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再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學習的動機也就消失了;有些孩子遭遇家庭變故,內心被這些變故所充斥著,難以安心學習……若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動機缺失,可積極反思,尋找根源,針對性幫助孩子獲得內在的動力??杉皶r尋求兒童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幫助孩子自由發(fā)展他的潛能。
青少年心理健康標準
1. 樂于交流,善于結友。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善于結交知心朋友,與朋友能溝通心靈,友好相處,對矛盾和分歧,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并有樂于助人的愿望和行為。2. 情緒穩(wěn)定,樂觀開朗。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溫度計;樂觀能使人心情開朗。保持相對的樂觀、穩(wěn)定的情緒,就能在順境中積極向上、謙虛謹慎,在逆境中意志頑強并能戰(zhàn)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