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降低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傳動噪聲的有效措施
隨著機械工業(yè)現代化的飛速發(fā)展,在某些領域內對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傳動的噪聲指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某種型號的三級行星減速器的噪聲指標是52dB),特別是在分貝值達到的情況下,還提出沒有雜音的問題。然而,對于精密塑膠齒輪模具而言就不需要這些概念,它們往往還會引起混淆和誤解。經過多年的努力和不懈地實踐,我們得出了一些有效降低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傳動噪聲的措施。
切齒加工中的措施
1.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刀具:①對外購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刀具,全部進行檢驗,必須達到A要求,達不到要求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刀具,須全部進行精鏟磨;②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刀具全部采用鍍鈦處理,提高刀具耐用度,改善刀具齒頂部分的磨損,防止精密塑膠齒輪模具根部圓弧過大;③m=0.3~0.8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采用頂切滾刀;m=1~2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采用齒頂修圓滾刀,修圓量R=0.1m~0.15m;④改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傳動時的齒頂干涉,在不影響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強度的情況下,提高齒頂高系數,加大(0.05~0.1)m;改善刀具齒頂耐用度,避免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傳動時齒根干涉。2、齒輪加工方面:基節(jié)誤差和齒形誤差過大,齒側間隙過大,表面粗糙度過大等。
2.切齒加工過程:①切齒設備由機動處每年進行一次精度檢查,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檢修,特別是機床主軸的徑向間隙須控制在0.01mm以下,刀軸徑跳0.005mm以下,刀軸竄動0.008mm以下,刀具徑跳控制在0.003mm以下,端跳0.004mm以下;②切齒工裝的心軸外徑與工件孔的間隙須保證在0.001~0.004mm以內;心軸上的螺紋須在兩定位下,由螺紋磨床磨削加工,要保證垂直度≤0.003mm,徑跳≤0.005mm;工裝并緊螺母必須保證內螺紋與基準面一次裝夾車成,墊圈的平行度也要≤0.003mm;③加工好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件必須經過專職檢驗員的測評,檢驗項目為Fw、Fr、Fi″、fi″、Fβ、Ff。部分高頻淬火及化處理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件也可改用軟氮化工藝,以獲得高的硬度值及較厚的白亮層。
精密塑膠齒輪模具是如何設計的?
通常金屬齒輪是按基本齒條原理進行切削加工的過程來設計的,許多精密塑膠齒輪模具的設計者采用類似的方法。型腔在注射時所承受的反作用力合力,應作用于模版中心,以便與機筒中心相對應。金屬齒輪定義的節(jié)圓描述了齒輪與其切削刀具間的安裝距離,而齒頂修形是指切齒刀具附加的裝調特性,以便加工出所需的齒形,齒輪的全切深實際上指刀具進入齒輪毛坯的多少。然而,對于精密塑膠齒輪模具而言就不需要這些概念,它們往往還會引起混淆和誤解。
基本齒條方法的大好處是允許被切制的齒輪相互之間可以任意配對正常嚙合,而精密塑膠齒輪模具通常針對大批量應用而設計。精密塑膠齒輪模具拆齒后應進行測試此軸承內外環(huán)分開,裝配后在推力側能得到很好的定心,而副推力則定心效果很差,受裝配工人技術水平影響極大,軸向串量越大定心效果越差,串量小又使軸承過熱,另外國產推力軸承精度較差運行跑合磨損后串量又會增大。其設計應盡可能使齒輪副裝置更結實、堅固,而不是使齒輪能夠適應一定的應用范圍。下面列出的途徑方法,是實現特定傳動要求并使齒能達到大、優(yōu)的設計方法。
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廠家對加工精度的控制尤為重要,因為穿孔機的針產品很小,小孔的尺寸僅為1mm,而且保證了芯的同心度,這是對模具加工機和加工設備精度的很大考驗。對于軟氮化及齒部高頻淬火的精密塑膠齒輪模具孔,采用熱處理前放量法、熱處理后再進行研孔的方法,以保證加工精度和降低生產成本。在選擇加工設備時,選用進口高速車床,盡量選擇使用不到5年的設備,因為多年設備的實際加工精度有偏差,這將直接影響產品的成型。針應選用銅電極不易磨損,高速精密雕刻到位后,模具再用鏡面火花擊中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