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7月份綠籬、花灌木等都進入生長旺盛期,為了避免因植物的旺盛生長而影響造型,這一時期的修剪次數(shù)相對來說會比較頻繁。修剪工作主要包括以下3各方面:
(1)對于色塊、模紋、球類、以及其他造型植物及時進行修剪,以保證其造型的完1美;
(2)對黃楊、小葉女貞、紅葉石楠、紅花檵木等綠籬植物及時進行修剪,有利于通風散熱,減少白1粉病、葉斑病等病害的發(fā)生。
(3)對于月季、紫薇、木槿、珍珠梅等花灌木,以及一些開花草本、宿根花卉等在開花后,要及時修剪殘花,避免不必要的營養(yǎng)消耗,使花期更加長久。
在進入夏季時刻,園林綠化絕大多數(shù)工程都進入了尾聲收尾階段,少部分緊急工程仍在緊張施工中。但對于綠地有的枝繁葉茂,而有的發(fā)生了回芽、悶芽、不抽芽現(xiàn)象,不生根、生根少、根部腐爛現(xiàn)象,部分葉片邊緣干枯,甚至更嚴重的綠地已經(jīng)死1亡。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發(fā)生,特做出以下綠化工程夏季高成活率養(yǎng)護方案。
【1】科學澆水:
我們都知道,給植物樹木澆水: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目前,夏季養(yǎng)護的樹木,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干旱原因而死1亡的,而是被澆死的占據(jù)很大一部分。雨季可視降雨情況澆水,秋季澆孕筍水,冬季過于干旱時可適當噴水。在夏季養(yǎng)護人員常常因為樹木一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就去澆水,甚至是為了降低空氣溫度,提高空氣濕度和樹體濕度,經(jīng)常給樹木淋水,從而造成樹木根部積水,使樹木根系腐爛直至死1亡。所以不管是澆水還是淋水,這都是對樹木管理不可缺少的措施,但要做到合理、科學的澆水、淋水。而見干見濕的澆水,有助于地溫的提升和促根發(fā)育。
【2】生根粗跟:
澆水時配合加入生根粉(液),可促進根部須根、白根快扎。養(yǎng)樹要養(yǎng)根,根深才葉茂。而夏季又是樹木生長的關鍵期,所以樹木必須配合澆水,科學合理的加入一定量一定比例的生根粉(液),用于縮短根系恢復時間,使其盡快生根成活。
中耕除草要求
應適時中耕,保持土壤疏松、通氣良好,保持綠地整潔減少病蟲滋生,保水保肥,松土以不影響根系和不損傷樹皮為限,深度宜6-225px;樹干周圍的雜草、藤蔓植物(如菟絲1子)應及時鏟除,在雜草生長旺季前,連根1除盡,做到勤除、早除,所除雜草要及時清運處理,結合堆肥,防止病蟲害擴散;施用化學除草1劑要注意施藥濃度并避開人1流高峰,以免造成對市民身體健康的危害和對植物造成藥害。7月份包含了24節(jié)氣中小暑大暑兩個節(jié)氣,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可以說進入7月份基本上就迎來了全年的最1高氣溫。
挺水型水生植物絕大部分夏綠冬枯,生長季節(jié)需要充足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石菖1蒲、花葉石菖1蒲和菖1蒲、鳶尾、花菖1蒲1、黃菖1蒲、燈心1草、水毯草等品種能耐蔭或耐半蔭。適合這些品種生長的1佳溫度為20℃—30℃,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5℃→0℃,大部分品種地上部枯萎,以地下根莖和潛伏芽在土中越冬。黃花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莖)全部凍萎,母株必須在10℃以上的保護地越冬。
挺水植物對根、莖著生的水底土壤要求不嚴,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層積淤泥上生長為好。水體底土一般具有水生植物可以吸收的各類營養(yǎng)物,但對一些生長繁茂,花量大的品種應適當補充基肥和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