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早期自閉癥康復訓練在語言訓練方面的效果非常好,特別是針對無語言孩子的發(fā)音訓練。在瑞曼語訓,每天都有因孩子平生喊出“媽媽”二字喜極而涕的家長。啊,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能比在一部會激勵或鼓動人的昂貴機器上花錢劃得來呢。每天都會出現(xiàn)因孩子主動表達“我想****!”而手足無措又驚喜萬分的家長。幾年來,已有許多孩子,正常的上幼兒園、小學,能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及學習能力。雖說不能完全,但瑞曼語訓還是為患兒家庭,帶來了希望
社交障礙:走出一個人的世界,看見這整個世界的孩子常常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那個星球里,無法正常與別人建立社交關系,如同維兒康的學員梅梅一樣,永遠低著頭一個人走,不跟別人聊天,若是有同學擋住她的去路,拉著她說話,她就會顯得不耐煩甚至發(fā)怒。
如何理解他們的行為
1、大多數(shù)情況他們都是強行記住某些生活習慣,未必貫徹了解事物的意義,也就未必能將舊有的知識融會貫通;
2、他們很難用已有的經(jīng)驗去處理或解釋四周的新事物;
3、他們建立新的行為模式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
4、這些學生的表面行為,需要從他內(nèi)在的缺失去更正。
對于孤獨癥兒童而言,康復訓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回歸主流!讓孤獨癥兒童像正常兒童一樣說話、玩耍、做和正常兒童一樣的行為,而不是那些非社會性的行為。說起來很殘酷,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然而,如果訓練不到位,康復不成功,別說將來的結(jié)婚,自力更生,就連學校甚至幼兒園都可能無法進入。是的,情緒難以控制的孤獨癥兒童,學校管不了;不會表達的孤獨癥兒童,受了委屈也無處發(fā)泄;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孤獨癥兒童,也無法完成學業(yè)。
這就是現(xiàn)實!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面對現(xiàn)實,改變孤獨癥兒童的命運!
如果能夠意識到孤獨癥兒童將來要回歸主流的目標,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更多“生活經(jīng)歷”訓練。這里,我為大家分享兩個基礎的訓練。
注意,這兩項訓練,同樣是為程度較好的孤獨癥兒童準備的。如果沒有達到相應的程度,訓練效果會減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