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763年,法國的技術軍官古諾希望將蒸汽動力用于拉動兵工廠生產(chǎn)一種炮身由生鐵鑄成的沉重的大炮,1769年,古諾制成了他設想中的蒸汽動力車。不過它的速度才有每小時四千米,并且由于鍋爐里的蒸汽用完了,蒸汽動力車走了大約15分鐘就停了下來,但是這個偉大的嘗試揭開了人類探索蒸汽機車的序幕。1804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制造出了在軌道上行駛的蒸汽機車。1814年斯蒂芬森制作的名為“布魯克”號的機車開始運行,這臺機車有兩個汽缸、一只2.5米長的鍋爐,有凸緣車輪防止打滑,它可以拉著8節(jié)礦車,載重30噸,以每小時6.4千米的速度前進,這是被認為成功的機車。后人繼起研究,得知輪軌間粘著力、粘著重量、粘著系數(shù)、粘著牽引力等的相互關系。運行時,煤礦上居民看到蒸汽機車的煙囪直往外噴火,就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火車”。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設計建造的,并在英國的蒸汽機車比賽中獲獎的“火箭”號蒸汽機車,已經(jīng)具有了現(xiàn)代蒸汽機車的基本構造特征。
蒸汽機車發(fā)展時期
1830年以后,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先后開始制造蒸汽機車。這個時期機車動輪由二對或三對發(fā)展至四、五、六對。早使用二軸引導轉向架是美國于1832年制造的 2-1-0式“喬納森兄弟”號機車,大型機車還在動輪后面裝有較小的從輪。實力強的回收公司,廢舊蒸汽機車品類多,可根據(jù)客戶的要求而尋找適合的廢舊蒸汽機車,也是減少了改造的難度以及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借助于從輪,機車可裝載一個較寬大、較重的火箱。
1884年瑞士人A.馬利特發(fā)明關節(jié)式機車,牽引力大,并能順利通過曲線。1888年建成。蒸汽機是靠蒸汽的膨脹作用來作功的,蒸汽機車的工作原理也不例外。大的關節(jié)式機車是2-4 4-2式“大人物”號(圖2),整備重量為543噸,鍋爐壓力為2.068兆帕(21.1千克力/厘米2),在時速120公里條件下,發(fā)揮出功率6000馬力以上。
1875~1900年廣泛地應用蒸汽兩次膨脹原理,創(chuàng)造了復脹式機車,提高了機車熱效率。1900~1920年由于采用蒸汽過熱和給水加熱等裝置,機車的熱效率、牽引力和功率又有提高。
中國蒸汽機車的歷史可以追建設型蒸汽機車溯到建國初期,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中國的蒸汽機車型號有:勝利、前進、上游、建設、和平、躍進、工建、蓉建、人民、注汽、星火等型號。
1952年,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制造出了中國第一臺“解放”型蒸汽機車。隨后,四方、大連、唐山、大同等機車車輛廠陸續(xù)生產(chǎn)了近萬臺蒸汽機車。蒸汽機車一度成為中國鐵路運輸?shù)闹饕獱恳齽恿Α?/span>
1988年12月21日,大同機車廠停止蒸汽機車生產(chǎn),標志著中國蒸汽機車制造史的結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xiàn)在除一些煤礦、鐵礦廠區(qū)仍然有部分機車蒸汽機車外,鐵路干線運輸已被內(nèi)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取代
蒸汽機車分為哪幾類呢?廢舊蒸汽機車廠家就來跟大家詳細講講。
蒸汽機車按汽缸安裝位置可分為:
①外汽缸機車,機車汽缸固定于車架兩邊外側,因檢修方便,采用較廣。
②內(nèi)汽缸機車,機車汽缸固定于車架內(nèi)側,有一根動輪軸制成曲拐軸,因檢修不便,采用較少。
③三汽缸機車,兩個汽缸固定于車架兩邊外側,第三個汽缸固定于車架中間。
按車架形式分類
蒸汽機車因車架形式不同可分為:
①板梁式車架機車,車架是板梁型結構,車架較輕,歐洲國家采用較多。
②桿梁式車架機車,車架是桿狀結構,用厚鋼板切割成型或用鑄鋼鑄造,采用普遍。
按車架和動力單元的組成分類
蒸汽機車就其車架和動力單元的組成來說,可分為:
①常規(guī)機車,只有一個固定車架組成一動力單元(包括汽缸、動輪、連桿裝置和閥動裝置等)并支承鍋爐。
②關節(jié)機車,除有一個固定車架組成的動力單元并支承鍋爐后半部外,還有一個可轉動的車架和后面的固定車架連接組成另一動力單元,并可滑動地支承鍋爐前半部,起轉向架作用。
蒸汽機車按所裝用的原動機可分為:
①以往復式蒸汽機為動力的蒸汽機車,構造簡單,應用廣泛,通常所說的蒸汽機車就是指這種機車
②以蒸汽渦輪機為動力的蒸汽機車,稱為蒸汽渦輪機車。渦輪機轉速高,須配用減速齒輪箱,因而有電力傳動的和機械傳動的兩種。排汽又有冷凝的和非冷凝的兩種。蒸汽渦輪機車因構造復雜,造價昂貴,維修費用高,熱效率比蒸汽機車高得不多,未能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