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獅子的擺設(shè)獅子:瑞獸一種,百獸,勇不可擋,威震四方,可以
獅子的擺設(shè) 獅子:瑞獸一種,百獸,勇不可擋,威震四方,不但可以避邪,且可帶來祥瑞之氣,能解除多種形煞,亦加強官威或屋主之陽氣,如果窗口見到不利之沖克,可放一對石獅面向口可化煞,且有生權(quán)之意。凡是以口維生之行業(yè),如律師、藝員等,可在辦公室內(nèi)擺放一對聲威,有助于生財。但擺放獅子有講究,不能隨意亂放。針對不同位置放不同質(zhì)量的獅子。
民間石獅子形態(tài)和傳說都是無窮無盡的
民間的石獅子形態(tài)和傳說都是無窮無盡的,石獅子原本是很冰冷并且沒有什么感情的,這是用石頭雕刻而成的雕塑,這時候能夠給人們帶來吉祥如意的含義。 石獅子有著勇猛、威武的個性,這時候充分地發(fā)揮在建筑裝飾在意義上面,這時候石獅子有著事事如意的寓意,這樣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積極向上的感受。一般人們常見的石獅子有很多類型,其中吉祥的石獅子是很多企業(yè)或者公司所選擇的,在古時候,很多的達官家宅門口都會放一對石獅子,這樣是為了能夠讓家宅中的人平安安全。
四川蘆山樊敏墓前四石獅,雕鑿于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5年)
四川蘆山樊敏墓前四石獅,雕鑿于東漢建安九年(公元 205 年)。四石獅的造型與雅安高頤墓前石獅一致,作跨步前行姿態(tài)、昂首、挺胸、曲腰、垂尾。樊敏墓前兩石獅均高 1.45 米,長 2 米,寬 0.63 米,一具為雄性,前爪撫蟾蜍;一具為雌性,前爪撫蟹。樊敏碑原近側(cè)一石獅,高 1.08 米,長 1.77 米,寬 0.6 米,造型與后述之楊君墓前石獅略同。體型較小,腿有卷毛,形態(tài)生動,但腿腳尚未鏤刻完畢,即已廢棄,可能為建安八年(公元 203 年)制作時與樊敏職官不相稱而廢棄。樊敏碑原近側(cè)石獅胚,高米,長 2.05 米,寬 0.47 米。軀體輪廓已打制出雛形,可能為制作與上述廢棄之石獅配對之石胚料。底座線已刻出,腹部已開鑿,首背輪廓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