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離心泵的品種很多,各種類型泵的結構雖然不同,但主要零部件基本相同,主要有泵體、葉輪、泵軸、軸封、軸承箱、聯(lián)軸器等部件。
蝸殼與導輪的作用:一是匯集葉輪出口處的液體,引入到下一級葉輪入口或泵的出口;二是將葉輪出口的高速液體的部分動能轉變?yōu)殪o壓能。一般單級和中開式多級泵常設置蝸殼,分段式多級泵則采用導輪。
葉輪用鍵固定于軸上,隨軸由原動機帶動旋轉,通過葉片把原動機的能量傳給液體。
葉輪的作用是將原動機的機械能直接傳給液體,以增加液體的靜壓能和動能(主要增加靜壓能)。
葉輪一般由兩個圓形蓋板以及蓋板之間若干片彎曲的葉片和輪轂所組成,可分為閉式、半閉式和開式三種類型。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離心泵的基本部件是旋轉的葉輪和固定的泵殼。在啟動前,需先向泵殼內(nèi)充滿被輸送的液體,啟動后泵軸帶動葉輪一起旋轉,迫使葉片間的液體旋轉。葉輪中心的液體在慣性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周、并獲得能量,使其靜壓能升高。液體離開葉輪進入泵殼后,因泵殼的流道逐漸擴大,導致液體流速減慢,部分動能轉換成靜壓能,于是,具有較高壓力的液體經(jīng)泵的排出管路、被輸送到所需場所。當葉輪中心的液體被甩向外周時,葉輪中心會產(chǎn)生低壓區(qū);由于貯槽液面上方壓力高于泵入口的壓力,使得液體被吸入葉輪中心。因此,葉輪經(jīng)不斷旋轉,可以持續(xù)地將液體吸入和排出。
離心泵入口處液體的靜壓頭(p1/ρg)與動壓頭(u2/ρg)之和必須大于操作溫度下液體的飽和蒸汽壓頭(pv/ρg)某一數(shù)值,這一數(shù)值即為離心泵的氣蝕余量。
因離心泵發(fā)生氣蝕的臨界條件是葉輪入口附近的蕞低壓力等于該溫度下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可得出泵的臨界氣蝕余量。
(NPSH)c是由離心泵的制造廠通過實驗測得的。為確保離心泵的正常操作,通常將臨界氣蝕余量加上一定的安全余量,稱為必需氣蝕余量(NPSH)r。
②允許吸上真空度:指在泵入口處允許達到的蕞高真空度,m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