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熒光增白劑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有人將此與活性染料和有機顏料DPP的問世并列為染料界在20世紀后期的三大成就。許多行業(yè)都開始使用熒光增白劑,例如:紙張、塑料、皮革、洗滌劑。同時在許多高科技的領域內(nèi)也在使用熒光增白劑,例如:熒光探測、染料激光器、防偽印刷等,甚至是高空攝影用的高感光度膠片為提高感光膠乳的感光度,也會使用熒光增白劑。
通過對多種動物的急性毒性研究和長達兩年的小鼠慢性毒理實驗研究證明:CBS屬于無毒性物質,無致畸、無致癌、無致突變性。歐盟洗滌劑協(xié)會(A.I.S.E.)的測試報告《家用洗滌劑成分對人體和環(huán)境影響的風險評估之熒光增白劑FWA-5》中對熒光增白劑CBS(也叫FWA-5)的毒理性研究結果表明:熒光增白劑CBS無光致癌反應。德國環(huán)境部于1983年鄭重聲明,熒光增白劑CBS不具有任何致敏及致畸性。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色彩調(diào)理劑,具有亮白增艷的作用,廣泛用于造紙、紡織、洗滌劑等多個領域中。熒光增白劑約有15種基本結構類型,近400種結構。中國允許在衣物洗滌劑中添加的熒光增白劑有兩種類型:二乙烯基苯類(如CBS等)和雙三嗪氨基二乙烯類(如33#等)。發(fā)表于1994年《德國皮膚學》雜志上的《熒光增白劑的毒理學性質》一文中指出,即使是用含有熒光增白劑的紡織材料直接接觸傷口,也不會對傷口愈合產(chǎn)生不良影響,且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病理性變化。
熒光增白劑通過吸收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然后再以藍紫色熒光的形式發(fā)射出來。這種藍紫色熒光與物體上的黃光混合后(黃為藍紫色的補色)得到白光,從而達到增白增亮的效果。熒光增白劑吸收紫外線的特性,還可以有效的保護物品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根據(jù)熒光增白劑的這些特性,大家可以發(fā)揮一下想象力,任何需要增亮,防紫外線的產(chǎn)品都可以使用熒光增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