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花山鐵山村的灰塑藝人邵波少年時便隨村中老藝人學藝,后來成為技術高超的灰塑名家。灰塑傳奇——廣州灰塑廣州灰塑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和傳統(tǒng)的民間美術藝術價值。其子邵成村15歲隨父學藝,得父親言傳身教,今已二十多年,現(xiàn)活躍在珠三角建筑工藝界。廣州陳氏書院(陳家祠)、六榕寺、光孝寺、南海神廟、三元里古廟等數(shù)十座建筑重修時都留下他的灰塑作品。
灰塑是廣東傳統(tǒng)建筑特有的室外裝飾藝術。它以石灰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紙,經(jīng)反復錘煉,制成草根灰、紙根灰,并以瓦筒、銅線為支撐物,在施工現(xiàn)場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礦物顏料而成。
正棟高五點五米,由數(shù)十支上乘良木作扎錦棟梁、副梁、橫梁和檐梁,柱頭斗拱悉是古雕刻,彩畫眉枋直套墻垣。陶塑西山廟的陶塑瓦脊、墻頭灰塑、墻檐壁畫、石雕、木雕等是一大特色。正殿重檐下,另豎兩支六角形柱石,主負左右龍頭木跳,四只金獅鑲?cè)雰商g,栩栩如生。置身重檐下,恍若置身玉宇瓊樓之中。下殿由六支方形柱石上承扎錦杠梁,龍頭木跳,斗架,彩畫眉枋,依次十分嚴密地吻合著。寺宇大門悉是木質(zhì)結構。分正門、副門四扇,既能單獨啟閉,又能同時開關。大門上端鎏金匾額“南安寺”三個大字,遒勁雄樸,莫不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