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內鏡洗消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化學消毒劑、病原體氣溶膠污染清洗消毒室內空氣,會對工作人員造成職業(yè)傷害。目前使用的消毒劑如、鄰二甲醛、等揮發(fā)氣體比重均大于空氣,可聚集在室內較低的空間里,如果沒有新風進入,自循環(huán)換氣次數再多,也只是室內污濁空氣的循環(huán),達不到降低室內污染物濃度、保護醫(yī)護人員的目的。因此“規(guī)范”強調內鏡室如采用機械通風,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換氣次數宜>10次/h,新風量宜達到2次/h,這樣可以地將污染物排出。(2)內鏡檢查前先確定患者有無性疾病,如先檢查HIV、HBs抗原、HCV等。
手工清洗還是機器清洗?
清洗效果直接決定消毒效果,特別是對于軟式內鏡,更多的是依靠化學消毒及滅菌,如等消毒劑短時間達不到高水平消毒,目標微生物的減少主要是清洗,殘留污染物將顯著影響消毒效果,所以清洗質量非常關鍵。
究竟是采取哪種方式清洗,面臨比較大的問題,目前常常將兩種清洗方式對立起來了。機器清洗對保證清洗質量的穩(wěn)定性似乎更好一些,但強調機器清洗之前應該手工清洗。
如果嚴格按照規(guī)范來使用手套,那么手衛(wèi)生依從性應該不會高于20%,那么怎么辦,很多時候一線的醫(yī)務人員就會說,那我戴手套使用手消可以嗎?軟式內鏡主要是指消化內鏡(包括胃鏡和腸鏡),以及支氣管鏡、膽道鏡以及輸尿管盂鏡、膀胱鏡等內鏡。是否可以,仍然有很多爭議,但是大多數覺得不可以的人理由好像就是感覺不安全,而且手套包裝明明寫的就是一次性使用,而且手消肯定對手套的性能有影響,不能用。小編認為,這種想當然的理解不太適合拿去給臨床一線醫(yī)務人員來講,而且缺乏循證依據,如果要求不讓戴手套手消,當你找不到依據的時候或許你可以自己做實驗來證明戴手套手消哪有問題,這是正確的方法,想當然或虛構某個規(guī)范要求(臨床醫(yī)務人員可能沒有時間去找這個虛構的規(guī)范是否存在,或許也沒有興趣去查看)顯然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