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清潔、消毒、滅菌是預防和控制醫(yī)院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醫(yī)院病室內外環(huán)境的清潔、消毒、診療用具、器械、的消毒、滅菌,以及接觸患者的消毒隔離和終末消毒等措施。
消毒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達到無害化的處理.根據(jù)有無已知的源可分預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據(jù)消毒的時間可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滅菌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達到無菌程度.經(jīng)過滅菌的物品稱“無菌物品”.用于需進入人體內部,包括進入血液、組織、體腔的器材,如手術器械、具、一切置入體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無菌。?
消毒與滅菌是兩個不同的要領.滅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卻不能代替滅菌.消毒多用于衛(wèi)生防疫方面,滅菌則主要用于護理。
洗手是加強自我防護,防止醫(yī)院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手上皮膚微生物可分兩大類:常居菌和暫居菌。常居菌可在皮膚上生長繁殖,并可重復分離,一般方法不易殺滅。暫居菌是在工作中臨時污染的微生物,只能在短期內分離,很少在皮膚上繁殖。暫居菌的組成往往與從事的工作有關,與醫(yī)院關系密,一般來源于環(huán)境。手術室護士更要嚴格消毒,避免事故的發(fā)生。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野污染的主要途徑通常有:手術器械物品;手術室空氣;手術人員的手臂;手術區(qū)皮膚;1病灶或空腔臟器內容物。為了防止手術野污染或切口,手術護士術前必須做好手臂的無菌處理。
皮膚消毒是預防皮膚和手部位微生物的重要措施之一,皮膚微生物群落大部分無害,但在特定條件下也存在致病可能。在診療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隨著具有抗抑菌功效的皮膚護理和洗消用品長期、大量使用,皮膚菌群中的常見致病菌和定植的條 件致病菌對消毒產品有效成分的抗性不斷增強和耐藥譜增加,嚴重影響了皮膚消毒的效果。
常用皮膚消毒劑
皮膚消毒劑是指為達到預防和控制病菌的目的,用于皮膚、黏膜、傷口、創(chuàng)面等部位的消毒產品。此類消毒劑可通過改變病原體的酶系統(tǒng)、蛋白質及生理活性,從而破壞生理功能使其。
微生物品種和數(shù)目:微生物的品種差異,對其消毒的功效天然差異。此外,微生物的數(shù)目的多少也會影響消毒功效,所以在消毒前要研究到微生物污染的品種和數(shù)目。通常而言,微生物的抵抗力越強,污染越要緊,消毒就越麻煩。
4、溫度和濕度:通常而言,無論在物理消毒仍然化學消毒劑中,溫度越高功效越好。濕度過高或不足全部會影響消毒功效,通常45-80%消毒功效較好。(紫外線消毒60%下面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