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KZ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專業(yè)服裝公司,產品以休閑男裝系列突出。
服裝生產基本工藝流程(一)
服裝生產基本工藝流程包括布料物料進廠檢驗、裁剪、縫制、鎖眼釘扣、整燙、成衣檢驗、包裝入庫等八個工序。
布料物料進廠檢驗
布料進廠后要進行數(shù)量清點以及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驗,符合生產要求的才能投產使用。把好面料質量關是控制成品質量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對進服裝廠面料的檢驗和測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裝的率。
物料檢驗包括松緊帶縮水率,粘合襯粘合牢度,拉鏈順滑程度等等。對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產使用
技術準備
技術準備是確保批量生產順利進行以及終成品符合客戶要求的重要手段。
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由技術人員做好生產前的技術準備工作。服裝廠技術準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的制作三個內容。
工藝單是服裝廠服裝加工中的指導性文件,它對服裝的規(guī)格、縫制、整燙、包裝等都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對服裝輔料搭配、縫跡密度等細節(jié)問題也加以明確。服裝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應嚴格參照工藝單的要求進行。
樣板制作要求尺寸準確,規(guī)格齊全。相關部位輪廓線準確吻合。樣板上應標明服裝款號、部位、規(guī)格及質量要求,并在有關拼接處加蓋樣板復合章。暗色型這類男士看來比較缺乏特征,頭發(fā)、眼睛、膚色都比較中庸,不大起眼,但選擇中暗色服飾可以體現(xiàn)出優(yōu)雅氣度。在完成工藝單和樣板制定工作后,可進行小批量樣衣的生產,針對客戶和工藝的要求及時修正不符合點,并對工藝難點進行攻關,服裝廠以便大批量流水作業(yè)順利進行。
樣衣經過客戶確認簽字后成為重要的檢驗依據(jù)之一。
裁剪
服裝廠裁剪前要先根據(jù)樣板繪制出排料圖, " 完整、合理、節(jié)約 " 是排料的基本原則。
縫制
縫制是服裝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裝的縫制根據(jù)款式、工藝風格等可分為機器縫制和手工縫制兩種。在縫制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yè)。
羽絨服是經過怎樣的過程而制成
裁剪
1、面料追色差畫皮;
2、面、里、膽料要求按版裁準,不得缺片、多片;
3、加棉部位:100g松棉:帽中×1、帽片×2;200g棉:領子;100g針棉:1/2小領、門襟、1/2兜口×2;
4、加膽料部位:門襟、兜口、小領、領;
制作步驟
1、線路參考樣衣及圖紙;
2、針距:11-13針/3cm明線跡,12-14針/3cm暗線跡。合縫用11#機針,引線用9#機針;
3、線順色(特殊要求除外),面線用與身順色線;
4、各部位線路要順直,縫紉線跡30cm內不得有兩處單跳和連續(xù)跳針,包縫線跡不允許跳針。
面、底線應松緊 適宜,起落都要打回針;
5、袖子抽褶:先在單衣片上抽褶,然后再充絨納線。抽褶線與肩縫對縫;
6、汽眼加隔色墊布;
7、大身拉鏈要求平整,不可起浪。門襟鏈拉頭要求左拉右插, 緝0.1cm明線;
8、主標、小號釘在內里后中;水洗標在內里左側縫1/2處為標下口;
9、所有里子拼接縫要求包縫;
10、袖口內面布為勾縫;
11、兜口1CM裝飾明線先充絨后輯明線;
12、棉靠里布,帽子周圈走0.1cm明線,帽子前口0.1 2.5cm明線。帽子底口0.1明線。帽縫帶帶條。具體納線參考圖紙;
13、肩縫、腋下、兜布加帶條;
14、半成品必須小燙,熨燙平服,無極光;
15、其他具體做法參考樣衣;
羽絨服里面包含絨子和羽毛。
絨子是長在鵝鴨等水鳥的脖子到胸腹之間不含羽梗的毛,由于這個部位的毛經常浸在水中,所以不僅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它的保暖抗寒能力也是全身毛中比較好的。另外,因為這部位的絨毛沒有羽梗,非常柔軟,纖維長而蓬松度高,折合體積較小,是制作羽絨服的材料。羽絨服里的羽毛,是指除了上面所說的絨毛之外全身上其他部位的毛,一般是呈片狀的,中間有羽梗。報價用規(guī)格表------款式樣款式樣此規(guī)格表主要用于設計師看款式效果及生產的用料計算。羽毛的保暖度較有限,沒有絨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