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kp——線芯結構系數(shù),分割導體kp=0.37,其他導體kp=
0.8~1.0;
對于使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鎧裝或護套電纜,Yp和Ys應比計算值大70%,即:
R=R′[1 1.17(YS YP)]
3. 電纜的電鳡
3.1自鳡
則單位長度線芯自鳡:
Li=2W/(I2L)=μ0/(8π) =0.5×10-7
式中:
Li——單位長度自鳡,H/m;
μ0——真空磁導率,μ0=4π×10-7,H/m;
以上一般是實心圓導體,多根單線規(guī)則扭絞導體如下表:
因誤差不大,計算一般取Li=0.5×10-7H/m。
3.2高壓及單芯敷設電纜電鳡
對于高壓電纜,一般為單芯電纜,若敷設在同一平面內(A、B、C三相從左至右排列,B相居中,線芯中心距為S),三相電路所形成的電鳡根據(jù)電磁理論計算如下:
對于中間B相:
LB=Li 2ln(2S/Dc) ×10-7 ( H/m)
對于A相:
LA=Li 2ln(2S/Dc) ×10-7 -α(2ln2 )×10-7 (H/m)
對于C相:
LC=Li 2ln(2S/Dc) ×10-7 -α2(2ln2 )×10-7 (H/m)
實際計算中,可近似按下式計算:
LA=LB=LC=Li 2ln(2S/Dc) ×10-7 ( H/m)
同時,經(jīng)過交叉換位后,可采用三段電纜電鳡的平均值,即:
L=Li 2ln(2×(S1S2S3)1/3/Dc) ×10-7 ( H/m)
=Li 2ln(2×21/3S/Dc) ×10-7 ( H/m)
對于多根電纜并列敷設,如果兩電纜間距大于相間距離時,可以忽略兩電纜相互影響。
3.3 三相電纜的電鳡
主要計算中低壓三相電纜三芯排列為“品”字形電纜。根據(jù)電磁場理論,三芯電纜工作電鳡為:
L=Li 2ln(2S/Dc) ×10-7
L——單位長度電鳡,H/m;
S——電纜中心間的距離,m;
若三芯電纜電纜中心間的距離不等距,或單芯三根品字時三相回路電纜的電鳡按下式計算:
S1、S2、S3——電纜各相中心之間的距離,m。
4. 電纜金屬護套的電鳡
4.1三角
三根單芯電纜按等邊三角形敷設的三相平衡負載交流回路,護套開路,每相單位長度電纜金屬護套的電鳡為:
Ls=2ln(S/rs) ×10-7 ( H/m)
rs——電纜金屬護套的平均半徑,m。
4.2等距直線
三根單芯電纜按等距離平面敷設的三相平衡負載交流回路,護套開路,每相單位長度電纜金屬護套的電鳡為:
LSB=2ln(S/rs) ×10-7 ( H/m)
LSA=2ln(S/rs) ×10-7 -α(2ln2 )×10-7 (H/m)
LSC=2ln(S/rs)×10-7 -α2(2ln2 )×10-7 (H/m)
三相平均值:
LS=2ln(S/rs)×10-7 2/3?ln2 ×10-7 (H/m)
2.5伸縮縫及施工縫設置及防水處理
工藝標準
(1) 伸縮縫及豎向施工縫應根據(jù)電纜溝的長度、結構型式等情況進行設置;若條件許可,宜合并設置。
(2) 在底板平面上方不小于300mm處設置水平施工縫。
(3) 在伸縮縫、施工縫處應采取適當?shù)姆浪胧?
(4) 澆筑伸縮縫用混凝土級別應高于原結構混凝土等級。
設計要點
(1)變形縫處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300mm。
(2)變形縫的寬度宜為20—30mm。
(3)根據(jù)開挖方式、防水等級說明變形縫的防水措施。
施工要點
(1)澆筑伸縮縫或豎向施工縫前,應鑿除結合部的松動混凝土或石子。
(2)澆筑伸縮縫或豎向施工縫前清除鋼筋表面銹蝕部分。
(3)在伸縮縫處可采用止水橡膠等材料或采取其他適當?shù)姆浪胧?
監(jiān)理要點
(1)施工縫應采用高壓風進行吹掃,清除塵土和垃圾。澆水沖洗濕潤。施工縫應做成凹槽并采取防水措施。
(2)首先應檢查止水條的型號規(guī)格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止水條必須經(jīng)過見證取樣并合格。止水條應廠家粘貼成環(huán)。禁止現(xiàn)場粘貼。
(1)止水條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重合,不得穿孔或用鐵釘固定。損壞處應及時修補。
止水條外觀檢查包括:尺寸公差、開裂、缺膠、中心孔偏心、凹痕、雜質、明疤等。試驗項目包括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撕裂強度。
3.2支架安裝
(1) 電纜支架的層間垂直距離,應保證電纜能方便地敷設和固定。
(2) 在同層支架敷設多根電纜時,應充分考慮更換或增設任意電纜的可能。
(3) 采用型鋼制作的支架應無毛刺,并采取防腐處理,并與接地線良好連接。
(4) 支架若采用復合材料,應滿足強度、安裝及電纜敷設等的相關要求。
(5) 電纜支架應排列整齊,橫平豎直。
(1)根據(jù)電纜的載流量和排列方式說明電纜支架材質。原則上電纜支架應采用Q235鋼材,且要求做熱鍍鋅防腐處理,必要時采用不銹鋼支架。
(2)支架立鐵的固定可以采用螺栓固定或焊接。
(3)支架橫鐵間距應根據(jù)電纜截面和運行維護要求確定,并在圖紙中標注間距。
(1)支架安裝前應劃線定位,保證排列整齊,橫平豎直。
(2)構件之間的焊縫應滿焊,并且焊縫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3)相關構件在焊接和安裝后,應進行相應的防腐處理。
(4)支架、吊架必須用接地扁鐵環(huán)通。接地扁鐵的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5)支架安裝完畢后,安裝塑料保護套,防止磕碰傷人。
(1)支架應垂直于底板安裝,支架與側墻垂直安裝必須牢固。支架大邊密貼墻面不能出現(xiàn)扭曲變形。變形縫兩側30cm范圍內不能安裝支架。
(2)支架安裝應畫定位線,保證排列整齊、橫平豎直
(3)支架加工焊接應符合設計圖紙及規(guī)范要求。
(4)支架安裝必須進行防腐處理。
(5)支架接地扁鐵應安裝到位,扁鐵必須與支架橫撐三面圍焊,焊縫應飽滿,扁鐵搭接長尺不得少于扁鐵寬度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