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近年來,膠片得到了大量運用,國內外醫(yī)療界都在著力推廣新型的數字化醫(yī)療影像膠片,我們所要說的數字化彩色激光打印醫(yī)療膠片就是其中的一種。其中表現比較出色的是雙面磨砂膠片。在使用干式醫(yī)用膠片時,發(fā)現高黑度不夠,可能并不是干式醫(yī)用膠片質量的問題,而是使用者不了解使用膠片的方法。雙面磨砂數字化醫(yī)療影像彩色激光打印膠片選用經高溫熱定型處理的光學級BOPET聚酯薄膜作為基材,其材料機械強度大,幾何尺寸穩(wěn)定,透光性好,環(huán)保無污染,經多層涂布生產而成。其薄膜兩面表面都涂布有納米級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組成的防水型彩色激光打印墨粉接收涂層,膠片表面呈白色半透明磨砂狀。
幾種膠片的使用及儲存方法
膠片使用環(huán)境:溫度18-24℃,濕度50-60%RH。膠片從包裝內取出或裝入時,應避免膠片的折疊、重力擠壓、膠片間摩擦所造成的人為的偽影和靜電。與膠片接觸的過程中,雙手保持潔凈干燥,避免濕手與膠片的接觸。
90秒高溫快速加工程序:顯影溫度30~35℃,時間23~30秒。 常溫沖洗加工程序:顯影溫度20℃,時間5分鐘,定影5-8分鐘,水洗15-30分鐘,干燥。
安全照明:膠片的安全燈為暗紅色安全照明燈片,在15w燈泡組成的安全的燈下,照明距離應距膠片1.2米以上,累計照明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儲存:膠片必須存放在干燥、涼爽的地方(適宜溫度為10-20℃,相對濕度為30%-60%)。 避免潮濕、高溫、任何有害氣體、X射線、伽瑪射線或其他任何穿透性射線的輻射。垂直置放,避免任何壓力對膠片造成有害影響。
膠片介紹相機的來歷
告訴各位,記住了:現代攝影術是在1839年由法國人達蓋爾先生的發(fā)明的.但是,也請大家同樣地記住:攝影的歷史是從咱們中國人開始的!無論是早期的木箱照相機或是新的數碼照相機,都是從簡單的“成像”的原理發(fā)展而來的。
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墨翟就在《墨經》-書中對成像的原理作了論述.但是,這只不過是個原理,是個示意的模型,和真正的相機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
比如,火柴盒照相機的孔太小,曝光很長時間.這就需要加上個大孔徑的鏡頭;它一次只能拍一張照片,要想多拍,就要有卷片機構和計數裝置;火柴盒照相機沒法控制曝光,所以,要裝上快門和光圈;還有,用火柴盒照相機你怎么取景呢?只有憑經驗、靠撞大運了,所以,再加個取景器,再加調焦系統。再加個測光裝置……這就已經是現代的膠片照相機的雛形了。除此之外,醫(yī)用膠片這一類的材料在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的,分辨率是相當高的,能夠有效地吸取了打印機的一些色彩的組成部分,所以出來的效果可能會與原圖一樣,能夠有效地彌補了以前傳統的膠片不能有色彩的這種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