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紅木家具制作流程, 看完你才真的懂!
自古以來,紅木家具就擁有一套自成系統(tǒng)的家具制作工藝流程,流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講究,制作工藝的好壞也是決定紅木家具價值的重要因素。
紅木家具是以手工制作為主的,而且制作工序非常繁瑣,需要的周期比較長。它從原木到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按工藝流程分為:干燥板材、木工工序、雕刻工序、打磨工序、組裝工序和上蠟工序,每一個工序里又有若干個小的制作工藝。
明清家具,因其能夠完整地體現(xiàn)設(shè)計者的思想情感,體現(xiàn)時代的特征氣息,富有特殊的文化藝術(shù)內(nèi)涵,而被人們譽為明清“美的縮影”。概括來說,明清紅木家具有“六美”。
材質(zhì)美
“一兩紫檀一兩黃金”
考究的明清家具,多用貴重而堅實的硬性木材制成。它們或色澤沉穆雅靜,如烏木黝如純漆,渾然一色;紫檀從褐紫到濃黑,致密凝重?;蚧y生動瑰麗,如黃花梨委婉迂回;雞翅木環(huán)圍點簇。我國自古即認為紫檀是名貴的木材之一,有“一兩紫檀一兩黃金”之說。一棵紫檀成材通常需要300年的時間,而且“十檀九空”,即大多數(shù)紫檀是空心的。此外,明代家具上的腿足除了有直足外,還有鼓腿彭牙、仙鶴腿、三彎腿等各種造型。在各種硬木中,紫檀質(zhì)地為致密,材料上有些部位幾乎看不出木紋來。同時比重也大,每立方米紫檀重達1000千克。
由于紅木家具材料在加工前要進行干燥處理,用以提高木材的穩(wěn)定性,減少成品的變形。處理后的木材濕度一般北方不高于12度南方不高于15度。濕漲干縮只產(chǎn)生于木材橫向,縱向一般是不受影響的。紅木家具的這種冷暖感覺正好符合人類活動的需要,這是紅木給人觸覺上的和諧,也是人們喜愛用紅木家具裝飾居住環(huán)境的重要原因。這種漲縮率的不一致,有時會導致開縫,影響家具的品相。一般來說,人體感覺舒適的濕度,家具也會有同樣的感覺,這就是紅木家具與人體之間的感應。
在古代,大紅酸枝就是非常有名的貢木,是皇室宮廷中所做家具使用的木材。時至今日,隨著人們對大紅酸枝的認識,也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是大家爭先收藏的對象。而且大紅酸枝在木質(zhì)的很多方面都接近紫檀,非常的適合用來精雕細刻。
原材料日漸稀有
因為大紅酸枝的生長周期比較長,而且屬于不b可再生資源。主產(chǎn)地泰國、越南都已經(jīng)將大紅酸枝的資源開發(fā)盡了,目前也就只有老撾與柬埔寨交界的地方還有少量的大紅酸枝樹,加上這兩個國家對大紅酸枝砍伐控制,市面上的大紅酸枝已經(jīng)非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