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設計要點
溝槽轉彎半徑滿足電纜敷設允許蕞小轉彎半徑要求。
施工要點
溝槽開挖前應進行圍護工作。
電纜敷設工程必須根據(jù)批準的設計文件,在敷設電纜前要挖掘足夠數(shù)量的樣洞,查清沿線地下管線和土質情況,以確定電纜的正確走向。
樣溝深度應大于電纜敷設深度。
開挖路面時,應將路面鋪設材料和泥土分別堆置,堆置處和溝邊應保持不小于300mm通道。堆土高度不宜高于0.7m。
對開挖出的泥土應采取防止揚塵的措施。
在山坡地帶直埋電纜,應挖成蛇形曲線,曲線振幅為1.5m,以減緩電纜的敷設坡度,使其蕞高點受拉力較小,且不易被洪水沖斷。
電纜輸送機與滑車搭配使用,根據(jù)電纜的型號、規(guī)格選取電纜輸送機與滑車。
一般每隔20米左右放置一臺電纜輸送機,每隔3~4米放置1個滑車。
在隧道內拐彎、上下坡等地方應額外增補電纜輸送機,并加設專用的拐彎滑車。在比較特殊的敷設地點,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增加電纜輸送機。
全部機具布置完畢后,試運轉應無問題。
電纜盤處設1~2名有豐富經驗人員負責施工,檢查外觀有無破損,并協(xié)助牽引人員把電纜端頭順利送到井口下。
電纜盤應配備制動裝置,它可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能夠使電纜盤停止轉動,有效的防止電纜受損傷。
敷設過程中,局部電纜出現(xiàn)余度過大情況,應立即停車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敷設,防止電纜彎曲半徑過小或撞壞電纜。
電纜敷設的速度要求6m/min。
電纜線路的裕度按照設計要求預留。
電纜敷設后,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將電纜固定在電纜支架上,如采用蛇行敷設應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固定。
監(jiān)理要點
(3) 在場地條件、地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采用1:1系數(shù)放坡開挖;也可根據(jù)排管埋深及地質條件作相應調整,但必須保證放坡開挖時基坑側部土體的穩(wěn)定及施工的安全。
(4)基坑開挖不應對電纜溝埋深下的地基產生擾動。
(5) 若因為客觀條件限制無法放坡開挖時,應在基坑開挖前及過程中根據(jù)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要求,設置基坑的圍護或支護措施。一般情況下,開挖深度小于3m的溝槽可采用橫列板支護;開挖深度不小于3m且不大于5m的溝槽宜采用鋼板樁支護。
(6) 溝槽邊沿1.5m范圍內嚴禁堆放土、設備或材料等,1.5m以外的堆載高度不應大于1m。
(1)根據(jù)基坑深度、地質情況和周圍環(huán)境說明應采取適當?shù)拈_挖方式。
(2)有地下水時應說明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
(1)復纜溝(電纜隧道)中心線走向、折向控制點位置及寬度的控制線。
(2)基坑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修槽的方法。機械挖土應嚴格控制標高,防止超挖或擾動地基,分層分段開挖,設有支撐的基坑須按施工設計要求及時加撐;槽底設計標高以上200~300mm應用人工修整。
(3)超深開挖部分應采取換填級配良好的砂礫石或鋪石灌漿等適當?shù)奶幚泶胧WC地基承載力及穩(wěn)定性。
(4)若無法放坡開挖,需采用鋼板樁支護時,鋼板樁的施工方法及布樁型式應滿足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及技術標準的要求,坑底以下入土深度一般與溝槽深度之比不小于0.35。
(5)必要時,應進行深基坑的支護,確定支護樁的深度及橫向支撐的大小及間距,一般支撐的水平間距不大于2.0m。
(6)基坑開挖完成后,應進行釬探驗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施工。
(7)開挖過程中應做好溝槽內的排水工作,局部較深處可以考慮采取井點降水。地下水應降至基坑底部1.0-1.5m。
(8)橫向支撐應做好伸縮調節(jié)措施,圍檁與鋼板樁應固定可靠。
(9)基坑四周用鋼管、安全網圍護,設安全警示桿,夜間設燈,并安排專人看護。
(10)雨期施工時,應盡量縮短開槽長度,逐段、逐層分期完成,并采用措施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11)冬期施工時,基坑挖至基底時要及時覆蓋,以防基底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