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耕:為保持畦土通透保墑,肥后、雨后進行中耕除草。中耕不宜太深,2厘米左右為佳。因此時根系尚小,傷根過多影響生長速度。
鍘根:苗高50厘米左右時,用花鏟或鍬距基部15~20厘米處,從兩側垂直下鍘將根切斷.促進生更多側根。新生根發(fā)生50~60天后,另外兩側再行鍘根,以便移植時保證有較好根系.不但容易成活,且不易散球。
防寒:播種當年或第二年苗尚小,抗寒能力相對較差。于霜前應將溫室玻璃或塑料薄膜覆蓋好,并于停止生長后澆一次越冬水.保持夜間溫度不低于6℃,室外自然氣溫低于0℃時,夜間覆蓋蒲席或防寒被,白天掀開保持不受凍害。低溫溫室栽培苗,冬季畦土應保持偏干,保持合墑至黃墑之間。如果露地栽培時,也應霜前搭建小弓子棚蓋塑料薄膜覆蓋。自然氣溫低于0℃時,在太陽落山時,加蓋蒲席,將熱量保存在弓子棚內。次日氣溫上升時,掀去保溫物,在華北地區(qū)能安全越冬。
桂花樹材料處理及消毒:花卉組織培養(yǎng)取嫩莖、花托、葉柄、葉片均可,取得材料后,需先清理,去掉多余部分,然后沖洗,洗滌劑洗滌,漂清后放入接種室或超凈臺上,用70%的酒精浸泡半分鐘,進行表面消毒.再在10%的漂溶液中消毒10分鐘左右。取出后用無菌水沖洗4~5次。即可接種。
桂花樹接種:接種用的鉗子、解剖刀、接種針等均需在火焰上消毒后用,用后再消毒。將消毒好的材料置于培養(yǎng)皿中,用解剖刀切去其邊緣,再切成3~5毫米小塊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中,使組織塊與培養(yǎng)基密合,不得將材料陷于培養(yǎng)基中,接好后隨即將瓶口封好待培養(yǎng)。
桂花樹接種完畢后即可置于培養(yǎng)室,在恒溫,加光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根據情況將材料從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yǎng)基轉到分化培養(yǎng)基,后轉到生根培養(yǎng)基上。
北方露地栽培桂花地點要選在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溫暖地區(qū)。桂花以早春栽植為好,其根系發(fā)達、須根較多,適應性強,秋季也可以栽植,但是秋季栽植要注意特別護理,以利過冬。一般樹齡在20年以下的,移栽都容易成活。在北方移植的桂花基本都是從南方新進的苗木,若在秋季移植往往受北方冬季氣溫影響,易出現抽干現象,以至失敗。所以要注意防寒。栽植桂花小苗在冬季氣溫低的時候搭蓋塑料膜,以利過冬。桂花成年樹需要在入冬前澆一次透水進行封凍;樹干需纏草繩,以保暖;還要在在根莖處培土,厚度30-40cm。做好這些措施桂花樹也可以安然過冬。
當然在春季栽植也可以,桂花苗經過當年的生長和適應,有利于過冬及成活。桂花栽植距離至少為2m,種植密度大會影響樹型。栽植需帶土球移植,深坑淺栽,栽后充分, 多施有機肥,成活后施1次液肥。平時注意及時防蟲害,以利于生長。另外北方地區(qū)經常將四季桂進行桶栽或盆栽。
桂花忌冷不忌熱。當氣溫在15度以上時開始生長,對較大植株,在栽植當年,夏季設置遮陽網,以利于成活和樹勢恢復。到冬季來臨之際,在根莖處培土,厚度30-40cm,并對樹桿進行纏干保護。
桂花苗木為什么怕積水
其實,除了水性植物即在水中生長的植物如水仙花、荷花等之類的,其他的花卉樹木都怕積水的。因為土壤積水,造成桂花苗根部不能吸收氧氣進行正常的呼吸作用,也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所以根部會逐漸受害、、腐爛。
因此,一定要注意排水。這也是為什么桂花喜歡在沙性土壤中生長,沙性土壤排水性好,不易造成積水。我們在種植桂花苗的時候也可以在坑穴摻入一定量的沙子,有助于桂花苗長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