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圓刀片和圓刀的區(qū)別
圓刀片,即圓形刀片。一般情況下,圓形刀片用于機械設備,主要用于切割、修邊等加工功能。圓鋸片通常有一個中間孔,可以固定在機械設備上實現(xiàn)切割功能。有許多不規(guī)則的鋸齒狀的刀片(其中有許多鋸齒狀的、不規(guī)則的牙齒)。有三種切削刃:雙面、單面和非切削。在生產過程中,縱切機和刀架的精度決定了膠帶切割的精度??梢哉f,它決定了充滿臨場感的聲音和圖像能否再現(xiàn)。分切刀片:分切上下刀片廣泛應用于造紙、紙制品加工、膠帶制品、薄膜、電線電纜、橡膠、鋁箔、化纖、非制造用布、復合包裝材料、電信電器、卷煙、皮革、印刷等行業(yè),食品和服裝工業(yè)。
圓刀是一種具有圓形刃口的圓刀,主要用于圓形和圓形凹痕。它在雕刻傳統(tǒng)花卉時也非常有用。例如,葉子、花瓣和花莖的圓形表面需要用圓刀進行適形處理。圓刀水平移動省力,能適應大的波動和小的變化。而且,圓刀的線條不確定,所以它靈活,易于探索。根據(jù)不同的用途,圓刀的種類應該有所不同。尺寸范圍在5厘米到0.5厘米之間。刀口的兩個角要磨平,形成圓弧。否則,在雕刻服裝圖案或其他凹痕時,不但推不動,而且凹痕道路兩側也會受損。如果做浮雕,應該保留刀口的兩個角,并利用刀尖的功能在地面上刻角。因此,應配備兩種工具。分切圓刀主要用于切割紙張、薄膜、金、銀箔、鋁箔、銅箔、膠帶等物品。
硬質合金刀片的制造過程
硬質合金刀片不是像鑄鋼件那樣,通過將礦石熔化到模具或鍛件中而形成的。而是將不熔化的硬質合金粉(碳化鎢粉、碳化鈦粉、碳化鉭粉等)加熱到1000℃以上燒結。
為了使碳化物的結合更加牢固,采用鈷粉作粘結劑。在高溫高壓作用下,碳化物與鈷粉的相互作用增強,逐漸形成。這種現(xiàn)象稱為燒結。由于使用粉末,這種方法稱為粉末冶金。由于用途和用途不同,相應原料中各成分的含量也不同。
成型后進行燒結。整個燒結過程如下。
1) 當碳化鎢粉和鈷粉按要求的形狀壓制時,金屬顆粒相互連接,但結合不是很緊密,只要施加一點力,它們就會被粉碎。
2) 當溫度為700~800℃時,顆粒的結合仍然很弱。粒子之間有許多間隙,到處可見。這些空隙被稱為空心孔。
3) 當加熱溫度升高到900~1000℃時,顆粒間的間隙減小。
4) 當溫度接近1100~1300℃(即通常的燒結溫度)時,孔隙率進一步減小,顆粒間的結合力增強。
5) 燒結過程完成后,刀片中的碳化鎢顆粒呈小多邊形,周圍可見白色物質,即鈷。
燒結刀片的微觀結構以鈷為基礎,表面覆蓋碳化鎢顆粒。硬質合金刀片的性能隨鈷層的粒度、形狀和厚度而變化很大。
硬質合金刀片的制粉工藝:
碳化鎢粉是通過對鎢(W)粉進行滲碳處理而獲得的。碳化鎢粉的特性(尤其是其粒度)主要取決于原料鎢粉的粒度以及滲碳的溫度和時間。化學控制也至關重要,碳含量保持恒定(接近重量比為6.13%的理論配比值)。為了通過后續(xù)工序來控制粉體粒度,可以在滲碳處理之前添加少量的釩和/或鉻。不同的下游工藝條件和不同的終加工用途需要采用特定的碳化鎢粒度、碳含量、釩含量和鉻含量的組合,通過這些組合的變化,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碳化鎢粉。
利用回收的廢舊硬質合金材料也可以生產牌號碳化鎢粉料。廢舊硬質合金的回收和再利用在硬質合金行業(yè)已有很長歷史,是該行業(yè)整個經濟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降低材料成本、節(jié)約自然資源和避免對廢棄材料進行無害化處置。廢舊硬質合金一般可通過APT(仲鎢酸銨)工藝、鋅回收工藝或通過粉碎后進行再利用。這些“再生”碳化鎢粉通常具有更好的、可預測的致密性,因為其表面積比直接通過鎢滲碳工藝制成的碳化鎢粉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