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4. 飼用:其葉子數(shù)量大、營養(yǎng)豐富,是一種很好的飼料植物,可將葉子調(diào)制成干粉直接利用,為豬、羊、牛、兔等家禽以及畜牧的飼料。
紫穗槐(學(xué)名:Amorpha fruticosa Linn.)豆科落葉灌木,高1-4米。枝褐色、被柔毛,后變,葉互生,基部有線形托葉,穗狀花序密被短柔毛,花有短梗;花萼被疏毛或幾;旗瓣心形,紫色。莢果下垂,微彎曲,頂端具小尖,棕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疣狀腺點。花、果期5-10月。
紫穗槐屬植物約有15種,主要產(chǎn)于北美與墨西哥,我國引種與普遍栽培的為本種。
關(guān)于紫穗槐的別名“紫槐”和“紫花槐”并不是本種所獨有的,刺槐(洋槐)的品種中有開玫瑰紅色花的,有人也習(xí)慣于稱其為“紫槐”或“紫花槐”。雖然這些名稱都有其合理之處,但“紫穗槐”這個名字不僅說明了本種的花色,還將其有別于其它花序的形態(tài)特點一并描述了出來。
種子處理。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處理:因莢果皮含有油脂,可影響種子膨脹速度及發(fā)芽率。種子處理方法,可用熱水處理,將種子放在容器中,邊倒開水邊攪拌,堅持五分鐘攪拌,再加冷水浸泡一天一夜后,掏出放入籮內(nèi),上墊稻草,每天淋水,幾天后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即播種。實踐證明,浸泡的比不浸泡種子提早10~15天出土。另種方法用6%的尿水或草木灰浸泡6~8小時,以去種子油脂。上述這樣處理,春播時帶皮的種子可提早出土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