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金屬中便于鑄造、裝飾的材料,所造之塔漂亮美觀,但價值較貴,歷上保存下來的不多。保存下來的有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zhèn)顯通寺銅塔、峨眉山上的華嚴銅塔、桂林銅塔、天寧寺寶塔等。據(jù)《金石粹編》載,以銅造塔始自后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吳越王踐弘叔仿效阿育王造的八萬四千寶塔。現(xiàn)存五臺山顯通寺藏珍樓中,保存著一座元代鐘形銅塔,它與甘肅張掖博物館所藏景泰出土的銅塔同為國內(nèi)古的銅塔。國內(nèi)現(xiàn)存高的銅塔是峨眉山報國寺高7米的組合式華嚴銅塔。文獻《中國佛塔之演變》,將“南宋陽江北山石塔”稱為“仿樓閣式的佛塔”。銅雕大師朱炳仁先生則繼往開來,為中國當代貢獻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新銅塔建筑。

寶塔采用唐宋樓閣式的風格,八角形布局,共十三層,高153.79米,是中國一高塔。朱炳仁以祥瑞寧吉為根本為天寧塔創(chuàng)意銘文瓦及銘文;每層分別設(shè)“天”、“寧”、“人”、“地”主題,突現(xiàn)盛巨造塔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銘文瓦為杭州金星銅工程有限公司所有的發(fā)明。全國政協(xié)副丁光訓說:“常州市擬采用中國銅雕藝術(shù)家朱炳仁先生舉世的銅雕藝術(shù),將天寧寶塔建成中國一座青銅銘文瓦寶塔,我甚為高興。此二塔為覆缽式、樓閣式和亭閣式相結(jié)合的銅塔,鑄造于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年),鑄造者是曾到云南化緣的妙峰禪師?!?img src="http://img3.dns4.cn/pic/116947/tongta/20160508172254_1037_zs_sy.jpg" />

無邊寺,亦名白塔寺,因寺內(nèi)有白塔而得名。位于山西省太谷縣。這處寺廟,創(chuàng)建于西晉泰始八年(公元 272年),北宋治平年間曾予重修,題名“普慈寺”。北宋元祐五年(公元 1090 年),又予續(xù)修,并建白塔一座,開始有了白塔寺之稱。元、明、清又屢次修葺,光緒三十二年再次修復(fù),稱“無邊寺”。塔的主體結(jié)構(gòu)中的實心式、空筒式、套筒式(又分實心套筒和空心套筒),是塔的基本立體結(jié)構(gòu)模式。該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山西省重點 保護單位之一。銅雕塔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