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菜籽油精煉設備適用各種油料的預榨、浸出和大豆一次性浸出。其產(chǎn)品性能優(yōu)良、質(zhì)量可靠、出油率高、粕中殘油低,是大、中、小型油廠的理想配套產(chǎn)品。
菜籽油精煉設備工藝流程:
1.預榨菜油精煉二級食用油工藝流程:毛油→過濾→水化脫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2.浸出菜籽油精煉二級食用油工藝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堿煉)→脫溶→成品油。
3.預榨菜油精煉一級食用油工藝流程:毛油過濾→堿煉→水洗→脫色→脫臭→成品油。
4.浸出菜籽油精煉成精制菜籽油即色拉油工藝流程為:浸出毛油→水化→堿煉→水洗→脫色→脫臭→過濾→成品油。
精練機操作流程
開機
1.在確認當場能夠 開機的狀況下合上總閘,開啟泵。
2.按下“重合閘”按鈕。
3.確認輥筒上是不是有堵料,如果有,電動式“翻轉(zhuǎn)”按鈕直至堵料全部退出按下“起動”按鈕。少量固脂對人體無害,但影響油品外觀,所以生產(chǎn)油茶籽油時應進行脫脂。
4.要是沒有堵料,立即按下“起動”按鈕。
停機
1.在確認停機的狀況下按下“終止”按鈕。
2.待電動機終止后按下“吸合”按鈕。(長期停機)
3.斷掉總閘。(長期停機)
常見故障
依據(jù)文本顯示器提醒的常見故障,搜索緣故并修復。實際以下:
1.離心風機警報,查詢離心風機布線。
2.控制板警報,按下“校準”按鈕。
注:在出現(xiàn)緊急狀況的情況下,應先按下“變向”按鈕
精煉油設備與傳統(tǒng)的普通榨油機設備相比有著比較大的性能優(yōu)勢,小編總結(jié)了精煉油設備和普通榨油機的五項對***析幫助大家詳細了解認識。
一、能耗對比:
“普通榨油機加工五十公斤原料需動力13千瓦電機1個小時,花生榨油機加工五十公斤原料。而精煉油設備配用3千瓦電機只需5分鐘電耗,效率提高數(shù)倍,節(jié)約電90%以上。
二、對比:普通榨油機原料軋榨后,副產(chǎn)品只能作為動物飼料。而精煉油設備采用過濾、脫酸、脫色、脫臭等工藝對油脂完成了一整套處理。5倍,水化攪拌時間30~40分鐘,沉降分離時間不少于6小時,干燥溫度不低于95℃,操作時極限真空6。加工后,比如每百斤花生米榨出28——35斤油,花生米還可以恢復原狀加工成高蛋白、低脂肪的綠色食品,如加工麻辣花生米、魚皮花生、花生豆腐、人造肉、花生醬菜、花生糖﹑花生顆粒等各種花生食品。產(chǎn)品附加值更高。
三、損耗對比:普通榨油機采用螺旋擠壓,產(chǎn)生高溫,使油品營養(yǎng)降低,原材料損耗6。本機采用物理壓榨,無需加熱,無有損耗,出油率可調(diào),油品可與***品牌相比美。
四、環(huán)保性對比:普通榨油機軋榨后需用其他原料清油,并且噪音大。本機采用直接過濾,不需清油噪音低,生產(chǎn)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符合綠色食品標準。
五、效益對比:每臺機每天(10個小時)可加工花生米1噸以上,每千斤花生可榨油300斤以上,價值3500元以上。榨后花生米700斤,價值2400元。安全“土榨茶油”由于精煉時間、程度不夠,食用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維生素E、卵磷脂等物質(zhì)過多,會導致煙點低,在烹調(diào)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較多的煙霧,這些煙霧不僅刺激人的呼吸系統(tǒng),引發(fā)一些呼吸道疾病,而且煙霧中含有某些致癌物質(zhì)?;ㄉ酌壳Ы?500元左右,生產(chǎn)加工1000斤花生米毛利可達千元以上,月利潤可達3萬元左右。如把榨后的花生再進行深加工,效益更可觀。
精煉設備脫 酸
植物油脂中總是有一定數(shù)量的游離脂肪酸,其量取決于油料的質(zhì)量。種籽的不成熟性,種籽的高破損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條件下,對油脂保存十分不利,這樣會使得游離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質(zhì)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質(zhì)惡化。脫色溫度下的操作時間為20分鐘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為油量的2。脫酸的主要方法為堿煉和蒸餾法。蒸餾法又稱物理精煉法,應用于高酸值、低膠質(zhì)的油脂精煉。這里主要介紹堿煉法。
堿煉脫酸的作用
能中和粗油中的絕大部分游離脂肪酸,生成的鈉鹽在油中不易溶解,成為絮狀物而沉降。
生成的鈉鹽為表面活性劑,可將相當數(shù)量的其他雜質(zhì)也帶入沉降物,如蛋白質(zhì)、粘液質(zhì)、色素、磷脂及帶有羥基和酚基的物質(zhì)。甚至懸浮固體雜質(zhì)也可被絮狀皂團攜帶下來。因此,堿煉具有脫酸、脫膠、脫固體雜質(zhì)和脫色素等綜合作用。
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應引起煉耗的增加。因此,必須選擇的工藝操作條件,以獲得堿煉油的得率。
影響堿煉的因素
1、堿及其用量,理論堿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2、堿液濃度
(1)堿液濃度的確定原則。
1)堿滴與游離脂肪酸有較大的接觸面積,能保證堿液在油中有適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脫色能力。
3)使油皂分離操作方便。
(2)堿液濃度的選擇依據(jù)
1)粗油的酸價
2)制油方法
3)中性油皂化損失
4)皂腳的稠度
5)皂腳含油損耗
6)操作溫度
7)粗油的脫色程度
3 堿液的計量
4 操作溫度
5 操作時間
6 混合和攪拌
7 雜質(zhì)
8 分離效果
9 洗滌與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