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經濟性
在設計制造方面。由于流化床的結構較固定床復雜.故投資多于后者。但在運行方面,固定床對原料要求較高,流化床對原料要求不高,故固定床運行投資高于流化床。二氧化碳和炭反應產生可燃的co,生物質中的水和炭產生反應產生可燃的氫氣和co。固定床氣化爐內溫度分布較寬,這可能產生床內局部高溫而使灰熔聚,并存在比容量低、啟動時間長以及大型化較困難等問題;流化床具有氣化強度大、綜合經濟性好的特點。綜合考慮設計和運行過程,流化床比固定床具有更大的經濟性,應該成為我國今后生物質氣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由于焦油處理技術與燃氣輪機改造技術難度大.存在的許多問題(如系統(tǒng)未成熟,造價很高)限制了其應用推廣。以意大利12Mwe的BIGcC示范項目為例,發(fā)電效率約為31.7%但建設成本高達25000元/kW,發(fā)電成本約1.2元/(kW·h).實用性很差。近利用了生物質原料固有的高反應特性。所以,以農業(yè)廢棄物為原料的生物質氣化發(fā)電又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生物質的氣化強度超過l46000kg/(h·m).而其他氣化系統(tǒng)的氣化強度通常小于1000kg/(h·1TI)。Battelle氣化工藝的商業(yè)規(guī)模示范建在弗蒙特州的柏林頓McNeil電站,該項目的一期工程.用Battelle技術建造日產200t燃料氣的氣化爐,在初始階段生產的燃料氣用于現(xiàn)有的Mc—Neil電站鍋爐。二期工程安裝一臺燃氣輪機來接受從氣化爐來的高溫燃氣,組成聯(lián)合循環(huán)。該氣化設備于1998年完成安裝并投入運行。
生物質氣化技術在國內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我國對生物質氣化技術的深入研究始于上世紀8O年代。經過2O年的努力,我國生物質氣化技術日趨完善。生成的氣體繼續(xù)上升,將剛入爐的原料預熱、干燥后,進入氣化爐上部,經氣化爐氣體出口引出。目前已經成功開發(fā)出將生物質轉化成可燃氣體的技術,大多采用固定床氣化,如河北的ND系列、山東的XFL系列、廣州的GSQ-110型和云南QL50、60型;建成的多個生物質氣化的供熱、傳熱系統(tǒng),應用在不同場合取得了一定的社會、環(huán)保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