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玩轉太空豆,學會跑鉛釣大魚
一個小小的太空豆,很小,用的好,在作釣的時候,也會讓你收獲頗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我就就從它的作用來講吧!太空豆的材料一般都是橡膠或者硅膠制作成,用于固定線組上的漂和鉛墜,使它不會來回滑動,這樣就避免了線組上的漂和鉛墜之間的相互纏繞,為我們作釣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我們垂釣過程中,經常也會遇到好多問題,可別小看了它的作用,運用得好,也會給你帶來想不到的驚喜!到底在什么情況下,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那我就告訴你,假如你在戶外陌生的環(huán)境釣魚,遇到走水嚴重或者魚口不好的情況,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太空豆的作用,空鉤調平水一目,把魚鉤稍微換成大一兩個號,子線不要過長大約7-10厘米,把卡在鉛墜上面的一顆或者兩顆太空豆一直上移至大約15厘米左右,入水后,浮漂露出水面大約2目左右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減緩鉛墜和子線上的餌料下落的速度。讓餌料很好地借助水的阻力,緩緩下沉 ,激發(fā)水里魚兒的活性,從而去進食,這個方法,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確實效果非常棒!
針對走水或者有水底有泥漿水草,給魚兒進食帶來諸多不便,我們這個時候就利用小跑鉛去釣,稍微的變動一下,說不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驚喜!
小小的太空豆在實際的使用中其實是很有講究的,使用的好壞和細節(jié)的考慮,都會影響到釣魚的效果。
不少釣魚高手,都采用“過線”的方式來串聯太空豆。夾標座的兩顆太空豆需要留點空隙,大約1~2mm即可,不要太松也無需太緊,過緊會失去空間、不利于標座自然伸直向上,影響標的自然垂直度。
然后,鉛皮座的下方太空豆一定要緊,不夠力需要再加一個,因為如果提鉛釣,提竿后,鉛皮座會向下撞擊下面的太空豆導致向下移位過多。鉛皮座上方太空豆一粒就夠了。當發(fā)現太空豆移位過多,無論標座處還是鉛皮座處,通常應將下面的太空豆往上提,否則會導致釣目減少。
另外,原線上的太空豆,如果是材料,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
在換主線時,剪掉多余主線留適當長度7、8厘米,將線頭繞個圓圈,輕拉留一小孔,再將新主線線頭從小孔中穿過1厘米,捏住拉緊舊線線頭,使小孔閉合時抓緊線頭,再慢慢提太空豆至新線上即可。
以"QIANXI"產品為例,1.小號規(guī)格長4.2毫米,直徑1毫米,兩端出線口因厚度不足0.5毫米,在經常磨擦中容易變形的孔口深度超過1毫米。這樣,豆孔中間部位仍有2毫米的有效收縮段,對線徑0.1毫米左右的0.4號釣線還能維持較強的阻滯特性。小規(guī)格太空豆中還有一種兩端尖,狀似米粒的,長也是4.2毫米,但中央直徑放寬到2毫米,許多人將它用錯了地方,作浮標座限位使用是拉著就當馬。
它的正確位置是用于游走鉛限位止滑和鎖住釣線與繩辮,因為它不承受揚竿引起的浮標撞擊,在釣線上的移動又比較緩慢,故孔口不易變形。
太空豆除了固定魚漂,竟然還有這么多用處,太空豆--漁人必備的魚事常用小附件,主要用于固定漂座、鉛皮座等。在實際垂釣活動中,我們發(fā)現太空豆除用于臺釣固定漂座鉛皮座外,還有其它妙用。
由于釣到的魚很多,由于倒刺的作用,摘鉤就成了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使用無倒刺魚鉤,由于沒有倒刺的阻擋,紅蟲捆就會掉下來,再安上新蟲捆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在無倒刺魚鉤應該有倒刺的部位的下邊,安裝半個太空豆,既可以控制蟲捆不至于丟掉,又降低了摘下魚鉤的麻煩,不愧是一種好辦法。
使用海竿時
如果想用“半死不活”鉛墜時,可以在主線上安裝一個太空豆,然后再把鉛墜裝好,太空豆把鉛墜的活動范圍,控制在150毫米以內。
小魚吃食時,竿尖有放映,大魚吃食時,活動超過150毫米,魚鉤由于鉛墜的自重作用,就會刺入魚的肉里,在它把鉛墜拉動以后,魚竿竿尖才會有反映。由于鉛墜的重力,魚鉤就會緊緊地掛在魚的嘴上,很不容易自然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