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 開始練習射擊時都進入了一個誤區(qū). 將靶紙放到10米以外甚至更遠的地方去練習. 有次去靶場剛好趕上有位老在授課. 竟然是讓是讓學員將靶紙剛好放在槍口處. 基本槍槍能靶心那種. 我心想這也太糊弄事兒了. 其讓學員不停的舉槍射擊3聯發(fā),落槍休息思考, 再舉槍3聯發(fā). 練習肌肉的記憶. 然后將靶紙稍調遠. 大約距槍扣5cm左右. 持續(xù)練習. 然后調整到10 厘米左右. 前進速度極慢. 可能幾天下來才能是幾米的練習. 這時學員已經不是眼在瞄準. 而是用肌肉在瞄準. 手臂, ,槍, 目標已經練習出了指向性.... 槍就是你手臂的延伸
作為一次射擊體驗,能達到這個環(huán)數,應該是非常滿足的過程。但如果要真實了解自己的射擊水平,除了環(huán)數成績以外,還要考慮以下因素:1、彈著點密度射手彈著點密度是衡量射擊動作結構、力量控制的標準。彈著點集中,說明射手基本掌握了瞄準方法,動作力量一致性高。集中的彈著點可能偏離標靶中心,這并不重要,在密度好的前提下修正標尺即可。學會結合彈著點密度和射手的本體感覺來判斷射擊動作的好與壞,是學習射擊基礎的內容。
運動中射擊:包括縱向運動射擊(運動5米,用時5秒,射擊5發(fā))、橫向運動射擊(左右各運動5米,共用時10秒,射擊8發(fā))、橫向平移射擊(左右各平移2米,共用時4秒,射擊4發(fā))、S形運動射擊(運動5米,用時5秒,射擊6發(fā))、滾進射擊、肘支撐運動射擊。這里難的是從右到左的橫向運動射擊,需要改變射擊姿勢,要么采用左撇子的方式持槍,要么采用單手持槍或者后退射擊,因為從右往左的運動的時候,傳統(tǒng)的右手作為持,左手作為支撐手會非常別扭,國際上一般采用后退射擊,或者只用右手單手持的方式,我們一般采用左手為主手的雙手持槍方式。總之都要適應新的射擊姿勢。
高中的時候很愛用B彈打靶,整天看《輕》什么的,學習瞄準什么的,后來國家管控嚴后再就買不到也找不到彈打氣球的攤位了,上班第三年帶女朋友去本地一個地縣玩,當地有個號稱亞洲能排上名次的摩天輪,陪女朋友坐完摩天輪,下來發(fā)現居然有彈打氣球的攤位,當時已經整整6年沒動過這個了,一起去的朋友和女朋友都知道我喜歡這個,就不知道我打的怎么樣,看見我站在攤位旁邊看別人打氣球,損友也看到別人打的不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