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泳涂裝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
涂裝是表面制造工藝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防銹、防蝕,美觀以及改變材料本身的使用缺點是涂裝質量是產品質量的重要方面之一。那么在電泳涂裝時候應該按照正確的工藝流程來操作。電泳涂裝操作的流程的注意事項如下:
1、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機械的構造、性能和操作、維護方法、做到專人使用、專人負責。
2、操作木工機械時,應穿戴好工作服,扎緊袖口,必須戴好工作帽,辮子放入帽內;不許戴手套、圍巾等進行操作。
3、機械開始工作前必須先試車,各部件運轉正常后方能開始工作。注意:若一兩次點火不行;把燃燒機風機空開一會把爐膛內氣體排放完畢才能第二次試機。
4、設備上的軸、鏈條、皮帶輪、皮帶及其他運轉部分,都應設置防護罩和防護板。
5、機械運轉中如有不正常情況或發(fā)生其他故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停車檢修。
6、設備周邊多為品,應嚴禁煙火。
7、調試維護設備時,必須切斷總電源。
駕駛室涂裝工藝及設備選用
隨著工程機械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快速發(fā)展,用戶已不滿足于性能要求,在有更多選擇的余地后,用戶選購產品時對造型、外觀等要求越來越高。在選擇不當的場合,陰極電泳涂裝的附著力和耐疤形腐蝕性不如未磷化處理的鋼板上的附著力和耐疤形腐蝕性強。駕駛室作為工程機械產品的重要部件之一而備受關注,尤其是挖掘機駕駛室在國內采用陰極電泳涂裝工藝,促進了國內工程機械駕駛室涂裝技術的發(fā)展。目前不同廠家不同產品駕駛室結構和制作工藝差別較大,所采用的涂裝工藝各不相同。各廠涂裝前處理工序基本上比較完善,一般均經過脫脂、酸洗、磷化處理,提高了產品的防腐蝕能力;而涂層體系差別較大,有采用傳統(tǒng)的溶劑型涂料噴涂,也有采用陰極電泳底漆及粉末涂料,針對不同產品和涂裝體系,各有其特點及限制條件,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駕駛室涂裝生產線設備
主要由前處理設備、電泳設備、底漆烘干設備、面漆噴漆烘干設備、輸送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等組成,在平面布置上分為前處理電泳區(qū)、打磨中轉區(qū)、面漆噴涂區(qū)三部分。
設計過程中有生產廠商反映打磨中轉場地偏緊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該公司產品主要由熱軋板及型材組成,工件表面缺陷較多。另外,涂裝生產線一般要求同時考慮機罩等其他薄板件的涂裝生產。
輸送系統(tǒng)是涂裝生產線的核心,目前前處理電泳段的工件輸送以自行葫蘆輸送機為主,步進式節(jié)拍生產,也有采用懸掛輸送機連續(xù)生產;電泳烘干室的輸送一般采用地面方式,根據平面布置情況可以選用立式地面鏈、環(huán)形地面鏈、滑橇等方式。
面漆涂裝線一般懸掛輸送機輸送,也可采用地面輸送方式。鋁型材電泳白色工藝技術介紹自金屬的裝飾和防腐應用電泳技術以來,從汽車行業(yè)開始,此技術被引用到不同的行業(yè)和不同的材質領域,此項技術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前處理和電泳采用連續(xù)式生產線船形槽方式,槽體容積較節(jié)拍式生產生產線明顯增大,使得涂料投槽量和運行成本增大,投資和占地也相對較大,在滿足生產綱領的前提下,采用節(jié)拍式生產方式更符合當前工程機械行業(yè)的實際情況。
前處理及電泳設備槽體部分相對簡單,主要在配套設備方面存在較大差別,不同的配置方式對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運行成本等方面影響較大。CED涂裝屬于水性涂裝工藝,在環(huán)保上已可稱為“綠化工藝”,但隨著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標準提高,要求進一步低VOC化、無害化和低碳化。目前工程機械駕駛室電泳涂裝線上輔助設備基本完善,但在槽液管理、自動檢測、設備維護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帶銹工件前處理不徹底對電泳底漆影響較大。
烘干設備應根據當地能源供應情況合理選擇,目前主要以燃氣、液化氣、丙烷氣等氣體能源為主,應優(yōu)先采用直接燃燒加熱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
電泳涂漆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1.檢查吊運設備,工具和吊掛用具是否有缺陷或損壞。
2.向酸洗槽倒酸時,必須使用工具,并要戴口罩和橡皮手套,以免灼傷。除操作者外,其他人必須遠離酸槽約一米左右。
3.裝酸的容器要放在空曠處,瓶蓋不得蓋得過緊,防止蒸發(fā)的氣體聚積在容器內引起事故。
4.配酸后,應將裝酸容器蓋好,防止水進入酸中發(fā)生危險。
5.酸槽溶液深度不能超過槽深的3/4,以免酸液溢出灼傷皮膚。
6.酸液的溫度不宜太高,鹽酸不許高于35℃,硫酸溫度不許高于65℃,防止分解出有害蒸氣。
7.懸鏈運行前,應對拉緊裝置進行調整,檢查回轉線上是否有障礙物,運轉是否正常。電泳過程中自來水不得進入泳池內。如遇停電,應立即將懸鏈停車。
8.電熱烘道各段溫度應嚴格按規(guī)定值調節(jié),發(fā)現(xiàn)溫度異常及烘道煙氣外冒,應停止工作,請電工檢查。
9.采用煤氣烘干,應先檢查各閥門是否關閉緊固。點火前將爐內余氣吹凈,打開冷卻水管。點火時先點燃引火棒,再開煤氣引燃燒嘴,然后調節(jié)空氣閥和煤氣閥使之充分燃燒。關爐操作與開爐順序相反。關爐后10~20分鐘再關閉風機和冷卻水管。
10.工作中禁止攀登或站在酸槽的邊緣上進行工作。
11.發(fā)現(xiàn)火警時,應立即報告并采取補救措施。
12.工作完畢后,斷開電源,關閉氣門,做好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