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正確的矯正手段
冷處理
心理學上又稱“愛的剝奪”。比如孩子有罵人現(xiàn)象,一旦他臟話出口就應采取罰站并不許周圍人理睬他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單獨處于房間的角落,使他更深刻地體驗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獨難受滋味,當然之前先告訴他為什么罰他。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合適的冷處理的時間期限,并不是越長越好。應該是年齡幾歲就罰幾分鐘,比如孩子三歲就應只罰站三分鐘并在此期間周圍人不理睬他的任何舉動。這樣既讓他認識到為什么被罰與體驗孤獨的滋味,又沒有超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家長會問:“孩子哭著往我懷里撲不認罰怎么辦?”,很好辦,家長在告訴他為什么之后,只要閉起眼睛不理他,到應該的時間,效果是一樣的。粗暴的打罵反而可能使孩子也具有傾向,進入一種循環(huán)。
幼兒攻擊行為矯正方法
有攻擊行為的幼兒雖然有不少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同樣也有許多積極可貴的地方,如好問、好探索、聰明、有主見等,只是由于教師主觀看法及幼兒一些消極的表現(xiàn)而被忽視了。
幼兒的發(fā)展來自幼兒園、家庭、社區(qū)等多方面的影響,幼兒園、家長和社區(qū)要密切配合,改善幼兒生活與受教育的整體環(huán)境,逐步轉變幼兒不良行為,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行為矯正的方法包括了陽性強化法和懲罰療法,也就是利用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原理改變品行障礙兒童的行為方式,逐漸的減少他的不良行為,注意行為矯正的時候,鼓勵要多于懲罰,用表揚贊許獎品或者是贊許特學的這些方式鼓勵患兒的一些良好的行為,只有到這個犯了大錯的時候才進行一定的懲罰。在進行懲罰時也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