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粘土改性劑與聚羧酸減水劑的復配可以減弱粘土對聚羧酸減水劑的負效應,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聚羧酸減水劑對水泥的分散性能。但這種方案需要考慮兩方面內容:
(1)粘土改性劑與聚羧酸減水劑的加入順序。在使用聚羧酸減水劑前,粘土改性劑須先加入到混凝土原材料中,才能保證其對粘土的優(yōu)先吸附,這需要改變現(xiàn)有混凝土的生產工藝,不利于其推廣應用。
(2)粘土改性劑的摻量。為了屏蔽粘土對聚羧酸減水劑的吸附,一般需要較高摻量的粘土改性劑,導致外加劑的成本增加,減弱了其應用價值。
減水劑變質現(xiàn)象解析
聚羧酸系減水劑是繼普通減水劑、髙效減水劑之后的第三代髙性能減水劑。與其它種類減水劑相比,它具有分子可設計性強、減水率高、保坍性好、氯離子和堿性物質含量低、生產和使用無污染等優(yōu)點。實際應用中,聚羧酸系減水劑常與少量的消泡組分、緩凝組分、引氣組分、粘度改性組分等進行復配,以滿足不同的混凝土技術性能要求。
葡萄糖酸鈉或蔗糖作為緩凝組分與聚羧酸系減水劑復配,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減水率并減緩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改善減水劑與水泥的適應性。但同時聚羧酸系減水劑產品也常會因葡萄糖酸鈉的加入而很快發(fā)生變質,輕則性能降低,重則完全喪失功效,給工程使用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或直接導致工程事故,高溫天氣情況下此問題更甚。
聚羧酸減水劑為髙減水率,高分散性產品,在生產控制中更多的應以混凝土的流動性指標(擴展度)來衡量混凝土的工作性,坍落度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值。
混凝土的強度主要由水膠比在決定,聚羧酸減水劑具有高減水率的特點,很容易降低生產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從而達到降低水膠比的目的,來降低混凝土的綜合成本。生產中因原材料的波動比試驗試配大,為更好的發(fā)揮聚鞍酸減水劑產品的性能,生產中應隨時根據(jù)原材料情況、環(huán)境溫度變化等對混凝土工作性的景響,及時調整外加劑摻量。
減水劑耐水性的因素:
1.氯離子也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氯離子對鋼筋表面鈍化膜有特殊的破壞作用,當混凝土中氯含量大于標準時,鋼筋會銹蝕,而水和氧的存在是鋼筋被腐蝕的必要條件,因此,若混凝土開裂,造成水和氧的通道,則鋼筋銹蝕加速,促成混凝土裂縫進一步開展,混凝土保護層剝落,終使構件失去承載力。
2.C含量高 的水泥與C含量低的相比,在相同減水劑、相同摻量條件下,吸附減水劑的量就多,必然影響到水泥漿體系中其他礦物(C3S、C2S、C4AF等)所需分 散劑的數(shù)量,因而,顯示出混凝土的流動性差。為此,對于C含量高的水泥若適當增加減水劑的摻量,就有可能使流動性得到較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