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保證鋼筋籠下上浮?
1、質量問題及現(xiàn)象:
1)在灌注砼地鋼筋籠上浮。
2)在提升導管時,鋼筋籠上浮。
2、原因分析:
1)當灌注的砼接近鋼筋籠底部時灌注速度過快,砼將鋼筋籠托起;或提升導管速度過快,帶動砼上升,導致鋼筋籠上浮。
2)在提升導管時,導管掛在鋼筋籠上,鋼筋籠隨同導管一同上升。
3、預防措施:
1)當所灌注的砼接近鋼筋籠時,要適當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導管底口提高至鋼筋籠內至少2m以上時方可恢復正常的灌注速度。
2)在安放導管時,應使導管的中心與鉆孔中心盡量重合,導管接頭處應做好防掛措施,以防止提升導管時掛住鋼筋籠,造成鋼筋籠上浮。
4、處理措施:
1)鋼筋籠卡住導管后,可設法轉動導管,使之脫離鋼筋籠。
2)發(fā)現(xiàn)鋼筋籠有上浮跡象時,可適當加壓,以防止繼續(xù)上浮。
灌注水下砼時如何防止斷樁?
1)在灌注砼過程中,由于導管拔脫,泥漿進入導管內,致使孔內泥漿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導管接頭處密封不好,致使泥漿進入導管,若繼續(xù)灌注,則會在砼中出現(xiàn)泥漿夾層。
3)由于導管埋置過深、當砼堵塞導管時處理時間過長、或灌注時間較長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導致導管不能提起。
4)在無破損檢測中,樁的某一部位存在夾泥層。
1)砼坍落度小、離析或石料粒徑較小,在砼灌注過程中堵塞導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導管時,從而形成斷樁。
2)由于計算錯誤致使導管底口距孔底距離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能埋住導管,從而形成斷樁。
3)在導管提拔時,由于測量或計算錯誤,或盲目提拔導管使導管提拔過量,從而使導管底口拔出砼面,或使導管口處于泥漿層或泥漿與砼的混合層中,形成斷樁。
4)在提拔導管時,鋼筋籠卡住導管,在砼初凝前無法提起,造成砼灌注中斷,形成斷樁。
5)導管接口滲漏致使泥漿進入導管內,在砼內形成夾層,造成斷樁。
6)導管埋置深度過深,無法提起導管或將導管拔斷,造成斷樁。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砼不能連續(xù)灌注,中斷時間超過砼初凝時間,致使導管無法提升,形成斷樁。
在承如施工時,如何保證大體積砼的澆筑質量?
1、質量問題:
1)砼表面出現(xiàn)裂縫。
2)砼出現(xiàn)貫穿裂縫。
1)地基變形引起的裂縫。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結構產生附加應力,超出砼結構的抗拉能力,導致結構開裂。
2)由于溫差變化產生的裂縫。在施工過程中,砼澆筑完畢后,由于水泥水化時產生大量熱量,致使內部溫度升高,內外溫差過大。在溫度應力的作用下,使砼表面出現(xiàn)裂縫。
3)砼收縮產生的裂縫。砼澆筑完畢后,塑性收縮和縮水收縮是砼表面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