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避免履帶鏈條脫軌
1、在地面復雜的工地操作或轉彎時,如發(fā)現(xiàn)履 帶有初步越軌的跡象,應及時停止,并將履帶頂起空轉幾圈,讓履帶回歸正確的位置。
2、對于驅動輪、支重輪、引導輪和托鏈輪的轉軸處應經常打黃油,充分潤滑,避免過度磨損。
3、引導輪可以前后移動來調節(jié)履帶的松緊,因此,平時對于引導輪應格外保護,及時檢查張緊油缸是否正常工作,油封是否漏油,如有損壞應及時維修或更換
4、檢查護鏈板是否有過度磨損或松動現(xiàn)象,有的話及時維修或更換。
5、另外,經常查看履帶內是否卷入石塊、泥土等異物,有的話需及時清理。
總之,施工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履帶脫鏈,否則必將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施工問題
▌漏漿
現(xiàn)象:漏漿在水力學上稱管涌,常見現(xiàn)象是護筒外水面冒出氣泡或渾水,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就意味著漏漿已發(fā)生。
處理方法:加水泥或振動護筒下沉。護筒下沉不超過1m,如果護筒下沉超過1m,或護筒突然下沉,應停止施工。
▌塌孔
現(xiàn)象:排渣量異常增加,鉆機負荷突然加大或護筒內泥漿面突然有大量細密氣泡產生等現(xiàn)象。
處理方法:出現(xiàn)塌孔應即刻停止鉆進,提上鉆頭,防止鉆頭被埋設。因為塌孔之后,被破壞土體的環(huán)拱作用突然消失,孔壁進入極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此時回填土靜置是的辦法。
▌鋼筋籠上浮
現(xiàn)象:鋼筋籠下放時不能順利到位,是長螺旋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常見的問題,有時因鋼筋籠太長,下到一半卡在孔內,既下不去又提不上來,從空口割斷。
處理方法:
(1)打混凝土不到位,中途提鉆過快或過慢,嚴格控制大混凝土的時間與其充盈系數(shù)確?;炷溆禂?shù)在要求范圍;
(2)坍落度過大或過小,檢測混凝土坍落度是否滿足要求,坍落度過大了,容易產生泌水、離析現(xiàn)象,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粗骨料下沉,水泥漿浮在上面。使鋼筋籠下行阻力增大,導致鋼籠不能到位;坍落度過小,仍然會增加下籠難度,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將坍落度嚴格控制在18~22cm;
(3)鋼筋籠質量太差或設計不合理,嚴格按圖紙鋼筋籠的規(guī)格,不出現(xiàn)龍筋過大問題,下放鋼筋籠時應把鋼筋籠底部做成尖行避免發(fā)生插幫現(xiàn)象;
(4)選用的振動錘功率要合適。鋼筋籠下放到距孔口1~2m時,要靠帶護筒的振動錘下送到設計標高,一般樁徑400mm、樁長不超過10m的樁,選用1.8kW的振動錘即可滿足要求;600mm樁徑、樁長小于15m的基樁,選用2.2kW的振動錘為宜;
(5)檢查鉆頭、鉆桿直徑是否滿足要求。如果發(fā)現(xiàn)鉆頭、磨損嚴重,應及時補焊,在外緣鑲合金塊,確??讖郊氨Wo層滿足要求。使鋼筋籠與孔壁間有足夠的空間,使鋼筋籠順利到位。
工法特點
一)采用鋼套管護壁,不需要使用泥漿;噪聲低、振動小和機械化程度高,施工現(xiàn)場整潔文明,環(huán)保效果好。
二)采用旋挖鉆機取土,能在高地下水位的密實砂土層中成樁,擴大了MZ套管鉆機的適用范圍。
三)在飽和致密砂層中,套管能夠超前入土一定的深度,孔壁不會坍方,易于控制樁斷面尺寸與形狀,成樁直徑和垂直度精度好,能保證樁間緊密咬合,形成良好的整體連續(xù)結構,能起到良好的止水作用。
四)在高地下水位時,采用注水反壓工藝,能有效的防止孔內流砂和涌泥;較容易處理孔底虛土,清底效果好;避免了普通鉆孔灌注樁可能發(fā)生的縮頸、斷樁及混凝土離析等質量問題,充盈系數(shù)小,節(jié)約混凝土。
五)成樁過程中對周邊土體的擾動可減少到程度,沉降及變形容易控制,能緊鄰相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線施工,安全性好,尤其適合于在市區(qū)內繁華地段施工
灌注水下砼時如何防止斷樁?
1、質量問題及現(xiàn)象:
1)在灌注砼過程中,由于導管拔脫,泥漿進入導管內,致使孔內泥漿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導管接頭處密封不好,致使泥漿進入導管,若繼續(xù)灌注,則會在砼中出現(xiàn)泥漿夾層。
3)由于導管埋置過深、當砼堵塞導管時處理時間過長、或灌注時間較長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導致導管不能提起。
4)在無破損檢測中,樁的某一部位存在夾泥層。
2、原因分析:
1)砼坍落度小、離析或石料粒徑較小,在砼灌注過程中堵塞導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導管時,從而形成斷樁。
2)由于計算錯誤致使導管底口距孔底距離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能埋住導管,從而形成斷樁。
3)在導管提拔時,由于測量或計算錯誤,或盲目提拔導管使導管提拔過量,從而使導管底口拔出砼面,或使導管口處于泥漿層或泥漿與砼的混合層中,形成斷樁。
4)在提拔導管時,鋼筋籠卡住導管,在砼初凝前無法提起,造成砼灌注中斷,形成斷樁。
5)導管接口滲漏致使泥漿進入導管內,在砼內形成夾層,造成斷樁。
6)導管埋置深度過深,無法提起導管或將導管拔斷,造成斷樁。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砼不能連續(xù)灌注,中斷時間超過砼初凝時間,致使導管無法提升,形成斷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