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刺槐生長的整地與施肥
土壤準備包括耕作、耙平、整平和穩(wěn)定。深耕細作,清除草根和石塊,確保地面平整。秋季耕深25-30厘米,季節(jié)耕深20-25厘米。犁耙結(jié)合,適時整平壓平。
遵循“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足基肥,適量追肥”的原則。翻耕前施腐熟有機肥25~35 t/hm2,造床(壟、壟)時施磷酸氫二銨300~375 kg/hm2,拌入0~15 cm土層。土壤消毒應及時進行。在鋪床(埂)前,應對土壤進行消毒,并噴灑2%~3%的硫酸鐵水溶液,以預防和控制土傳疾病。劑量為300公斤/公頃。為了預防和控制土壤傳播的疾病,可以使用,在鋪床(床和壟)之前將土壤混合,劑量為37.5千克/平方米。對于地下害蟲,使用甲粉,按40 kg/hm2的標準混合50倍的細干土配制成有毒土壤。
木材移植一般是指移植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幼苗。如果用于移植的幼苗太年輕,它們將是勞動密集型和無效的。苗太大,根系又粗又長,移栽后苗期長,效果不理想。適宜的移栽苗齡因樹種而異。桉樹等速生樹種在苗高6-10厘米時即可開始移栽,當年移栽,當年出圃;大多數(shù)闊葉樹和一些針葉樹,如落葉松和側(cè)柏,生長較快,可以移植一年生幼苗。緩慢生長的樹種如紅松和冷杉在播種區(qū)生長2年,而云杉在移植前生長2-3年。
紫穗槐的扦插繁殖可通過硬木扦插和軟木扦插進行。
硬木扦插通常在3月中旬至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枝條發(fā)芽之前進行。選擇粗壯的一年生枝條,將其切割成15厘米長的插條,將其插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苗床,并將其切割至一定深度,露出插條頂部的芽。通過塞子倒水,并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保持水分和熱量。當幼苗長到15-20厘米時,可以揭下薄膜,換成遮蔭網(wǎng),適時澆水,這樣當年枝條可以長到60-80厘米左右。
嫩枝扦插在7月至8月進行,這時新枝條生長旺盛,充滿活力。選擇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剪成8 ~ LOCM長的插條,頂部留2 ~ 3片葉子。切割深度為3 ~ 4厘米。移栽后,用水灌溉,用遮蔭棚遮蔭。一般來說,生根大約需要20天。取下薄膜,保留遮光網(wǎng),然后適時澆水。當年枝條可以長到60-80厘米左右,成活率很高。
紫穗槐幼苗生長速率小,高溫高濕的幼苗在秋季生長快,且木質(zhì)化程度不夠,這使得紫穗槐幼苗易受早霜的傷害。因此,春夏季應及時施用水和氮肥。9月以后,應施用磷鉀肥,控制水和氮,以促進幼苗木質(zhì)化,防止過度生長。有條件的盡量選擇氨基酸、腐植酸生物微肥,如氨基酸螯合鈣、黑腐植酸、棕色腐植酸等。4.苗圃病蟲害主要是由樹種選擇不合理、水肥管理不當導致生長勢差、密度過大導致通風透光不良造成的。因此,如果我們加強以上方面的管理,提前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應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對密度較高的苗木應噴灑波爾多液、百靈靈等殺菌劑。冬季清除枯枝落葉、切斷病蟲枝葉、嫩白幼苗,能有效預防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