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纜:通常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每組至少兩根)絞合而成的類似繩索的電纜,每組導線之間相互絕緣,并常圍繞著一根中心扭成,整個外面包有高度絕緣的覆蓋層。電纜具有內(nèi)通電,外絕緣的特征。電線電纜的衍生/新產(chǎn)品主要是因應用場合、應用要求不同及裝備的方便性和降低裝備成本等的要求,而采用新材料、特殊材料、或改變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或提高工藝要求、或?qū)⒉煌贩N的產(chǎn)品進行組合而產(chǎn)生。電線電纜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xiàn)電磁能轉(zhuǎn)換的線材產(chǎn)品. 廣義的電線電纜亦簡稱為電纜.狹義的電纜是指絕緣電纜。
電纜線相互交叉時,高壓電纜應在低壓電纜下方。如果其中一條電纜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nèi)穿管保護或用隔板隔開時,zui小允許距離為0.25m。使用電纜保護套管保護電纜可以達到如下優(yōu)勢:1、良好的耐腐蝕,使用壽命長,可在潮 濕鹽堿地帶使用。2、阻燃、耐熱性好,可在130度高溫下長期使用而不變形,遇火不燃燒。由于電流的熱效應,負載電流通過電纜時必然導致導體發(fā)熱,同時電荷的集膚效應以及鋼鎧的渦流損耗、絕緣介質(zhì)損耗也會產(chǎn)乍附加熱量,從而使電纜溫度升高。
電纜與熱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時,如有隔熱措施,平行和交叉的zui小距離分別為0.5m和0.25m。電纜與鐵路或道路交叉時應穿管保護,保護管應伸道或路面2m以外。電纜線路常見的故障有機械損傷、絕緣損傷、絕緣受潮、絕緣老化變質(zhì)、過電壓、電纜過熱故障等。當線路發(fā)生上述故障時,應切斷故障電纜的電源,尋找故障點,對故障進行檢查及分析,然后進行修理和試驗,待故障消除后,方可恢復供電。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與一般接地裝置的接地之間應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埋設深度,一般不應小于0.7m,并應埋在凍土層下。
電線電纜的主要工藝,電線電纜是通過:拉制、絞制、包覆三種工藝來制作完成的,型號規(guī)格越復雜,重復性越高。電纜:通常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每組至少兩根)絞合而成的類似繩索的電纜,每組導線之間相互絕緣,并常圍繞著一根中心扭成,整個外面包有高度絕緣的覆蓋層。電纜具有內(nèi)通電,外絕緣的特征。使用電纜保護套管保護電纜可以達到如下優(yōu)勢:強度高、剛度高。用在行車道下直埋無需加混凝土保護層,能輥快電纜工程建設進度。電纜保護套管無論是管材還是管件都具有一定柔性,能抵御外界重壓和基礎沉降所引起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