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光學顯微鏡是以可見光為光源觀測物體的
光學顯微鏡是以可見光為光源觀測物體的,因此分辨率只能達到約200nm,而電子顯微鏡一般是用電子束掃描或透射的,電子束的波長隨著能量(電壓)加大而縮短,當電壓為50~100kv時,波長約為0.0053~0.0037nm之間。 電子顯微鏡不是通過人眼直接觀察看到的物體的,更貼切的說應該是靠“摸”,電子束或者X射線、伽馬射線轟擊到被檢測物體上,把“摸”到的信號記錄下來或收集起來,這種信號有透射物體時“感受到”的物體形態(tài),或發(fā)射到物體上被激發(fā)出的次級電子輻射形態(tài),通過電腦分析成像用顯示屏顯示出來。
純金屬(或單相均勻固溶體)的浸蝕基本上為化學溶解過程
純金屬(或單相均勻固溶體)的浸蝕基本上為化學溶解過程。位于晶界處的原子和晶粒內部原子相比,自由能較高,穩(wěn)定性較差,故易受浸蝕形成凹溝。晶粒內部被浸蝕程度較輕,大體上仍保持原拋光平面。在明場下觀察,可以看到一個個晶粒被晶界(黑絡)隔開。如浸蝕較深,還可以發(fā)現各個晶粒明暗程度不同的現象。這是因為每個晶粒原子排列的位向不同,浸蝕后,以密排面為主的外露面與原拋光面之間傾斜程度不同的緣故。
金相顯微鏡物鏡有限遠光學系統(tǒng)
金相顯微鏡物鏡有限遠光學系統(tǒng)和無限遠光學系統(tǒng)的區(qū)別? 無限遠光學校正系統(tǒng):無限遠校正光學系統(tǒng)中,由標本通過物鏡的光線不在物鏡成像,而是作為無限遠的平行光束進入成像透鏡,由成像透鏡形成中間像。 無限遠光學系統(tǒng)就是在物鏡與中間像平面之間裝上一個結像透鏡,使中間光線轉為平行光束,理論上光束可延伸到無限遠,不受機械筒長的限制,因此無限遠光學系統(tǒng)的中間可附加多個光學附件,并不影響光學成像質量。 有限遠光學校正系統(tǒng):有限遠校正光學系統(tǒng)中,由物鏡單獨形成中間像。 有限遠是指固定有一定鏡筒長度的光學系統(tǒng),從物鏡的裝卸端到目鏡插入筒的一端(即目鏡接口上端面)的距離。
數碼金相顯微鏡專業(yè)分析
數碼金相顯微鏡主要由金相顯微鏡、攝像頭、電腦、圖像采集卡組成,其使用專門的軟件進行參數設置和數據采集,終形成金相圖像。也可以將金相圖像投射到大屏幕上,供多人觀察與分析,實現金相分析的多媒體教學。 數碼金相顯微鏡沒有傳統(tǒng)的金相暗室,不需要進行沖洗底片、印制照片等一系列繁瑣工作,還能夠存儲大量的金相圖像,隨時都能打印成照片,實現了從金相照片的拍攝、保存、查詢、輸出打印、建立數字檔案的全套過程自動化。還可以通過金相分析軟件對金相照片進行專業(yè)分析,例如:第二相面積含量測定、平均晶粒度評級、非金屬夾雜物評級、石墨球化率評級、顆粒度分析、滲碳層深度測定、脫碳層深度測定等。從拍攝金相照片到完成檢測報告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