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中,“重整”的難度都不同,有的會非常艱難,夫妻之間有層層疊疊的怨恨,關系纏繞入了千絲萬縷的矛盾,這么多年早已不用“理性”和“愛”來相處,只是憑借慣冷淡地“過日子”,假如延續(xù)這種毫無生機的方式,夫妻同時陷入情緒抑郁的幾率非常大,但假如幡然醒悟,能在咨詢師的引導下,去發(fā)現更加富有生機的相處之道,并且進行各種細小技巧的學習和訓練,兩人的關系還是可能枯木逢春的。
因此,“為自己活一回”,有很多的涵義,離開是一種選擇,有些離開甚至被證實是正確的選擇。而重新正視自我生命、自己的婚姻家庭,為后者負責,尋找新的視角、新的方式去整合、改善,才是真正具有建設性的選擇,哪怕終失敗了,起碼換來個中年期的清醒、人生的“不盲目”。關注一下家庭中所有成員的利益,評估“逃離”的收益和留下并改善的收益,哪個更大。要知道,在爭吵的家庭中,在離異的家庭中,集“父精母血”而生的兒女,是凄惶的生物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同一句話在不同孩子的小腦瓜里就是不一樣的光景,家長們保護孩子的獨創(chuàng)性就是從忍住告訴孩子怎么做開始。老師并沒有從以往的感恩父母給我們生命、感謝父母對自己的愛這一類的角度出發(fā),而是從感恩我們自己的獨特、感恩我們處于親子這樣一段關系中、感恩我們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這樣的更廣闊的視野來開展親子活動,在增進親子間了解和感情的同時,也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現有的情感和交流狀態(tài),真正將心理學的視角引入到日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