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蝸輪蝸桿傳動,常見與傳動比大,一般傳動機構i=8~60,用于分度結構時i=600~1000,且要求傳動平穩(wěn)、噪聲小、負荷較大、傳動效率η不超過0.8的場合,為了保證蝸輪、蝸桿傳動中的正確嚙合狀態(tài),達到傳動目的,對其有什么要求呢?
?、傥仐U軸線應與蝸輪軸線垂直;
?、谖仐U軸線應在蝸輪齒輪的對稱平面內;
?、畚仐U、蝸輪間的距要準確;
?、苡羞m當的齒側間隙;
?、萦姓_的接觸斑點。
蝸桿齒形誤差應在公差之內,否則將影響蝸輪副的傳動精度。蝸桿的螺紋齒面粗糙.將影響工作表面的耐磨性和使用壽命。
蝸桿的頭數選擇:
選擇蝸桿頭數z1時,主要考慮傳動比、效率和制造三個方面。
1.從制造方面,頭數越多,蝸桿制造精度要求也越高。
2.頭數越多,效率越高;若要求自鎖,應選擇單頭。
3.從提高傳動比方面,應選擇較少的頭數。
4.在動力傳動中,在考慮結構緊湊的前提下,應很好地考慮提高。當傳動比較小時,宜采用蝸桿。而在傳遞運動要求自鎖時,常選用蝸桿。
為了獲得距、多齒嚙合、高承載能力及側隙可調等特性,提出了端面嚙合的錐蝸桿傳動和蝸螺傳動;為了滿足體積小、重量輕的要求,提出了內嚙合蝸桿傳動和研發(fā)了內嚙合蝸輪傳動;為了減低齒面間的摩擦、改善齒面間的潤滑性能、將共軛齒面間的滑動摩擦轉化為滾動摩擦,提出了以滾珠、滾珠等為介質的活動齒蝸桿傳動。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及各種特殊工況要求的提出,蝸桿傳動此后將會更為多樣化。由傳統(tǒng)的鋼-銅材料向新型材料方向發(fā)展。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承載能力,并隨著界面摩擦學及材料科學等的發(fā)展,合金鋼、巴氏合金、塑料及鋁鋅基合金等材料已逐步成為傳統(tǒng)銅蝸輪材料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