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經銷人機界面維修
人機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簡稱HMI),又稱用戶界面或使用者界面,
是人與計算機之間傳遞、交換信息的媒介和對話接口,
是計算機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系統(tǒng)和用戶之間進行交互和信息交換的媒介,
它實現(xiàn)信息的內部形式與人類可以接受形式之間的轉換。
凡參與人機信息交流的領域都存在著人機界面。
簡單來說就是:人機界面是指人和機器在信息交換和功能上接觸或互相影響的領域或稱界面,所說人機結合面。
人機界面設計應該考慮以下原則。
1、以用戶為中心的基本設計原則
2、順序原則 (按照什么樣的順序開始展示)
3、功能原則(需要做的什么樣子的展示效果)
4、一致性原則(色彩、字體、可點擊或操作區(qū)域、國家、國際或行業(yè)標準的設置)
5、頻率原則 (按照人和機子的對話交互的頻率高低設計人機界面的層次順序和對話窗口菜單的顯示位置等等)
6、重要性原則 (分清楚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
7、面向對象原則 (分清是為什么人而做的,按照操作人員的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質進行設置)
人機界面定義是,在人員與機器之間,透過某種介面,人能夠對機器下達指令,機器則能夠透過此介面,將執(zhí)行狀況與系統(tǒng)狀況回報給使用者,換言之,正確的在人機之間傳達訊息以及指令,就是人機介面的主要定義。
人機介面設計出來,所需要達成的目標,卻不僅僅是單一的命令與回饋,反而相當複雜,主要分為四個面向:1、發(fā)揮機器本身應有的功能。對于新運行人員,或緊急情況下處理問題的運行人員來說,一致性還能減少他們的操作失誤。2、提高機器的使用效率與發(fā)揮效能。3、確保使用中之機器或系統(tǒng)在對使用者友善的情況下,能更經濟與安全,延長使用週期。4、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提高使用滿意度。
仔細審查前述的定義與目標,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充滿著模糊地帶,如果是一般的IT科技,輸入與輸出,但是人機介面在使用者與機器之間,卻沒有標準反應模式?;谄桨逵嬎銠C的高性能人機界面產品中,一般使用WinCE,Linux等通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以視覺而論,介面上機器呈現(xiàn)的訊號,讓人正確的看到「那個訊號」,但是這個訊號的意義,觀看者卻需要靠他個人的經驗、知識和周圍的環(huán)境,來解釋所看見的影像。
換言之,設計再精良的機器,如果沒有考慮到使用者對象的需求,往往也被歸類為失敗的人機介面。
觸摸屏的主要特點:
(1)無操作系統(tǒng),開機速度快
(2)提供大量的矢量圖庫及支持自建圖庫
(3)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電阻式觸摸面板
(4)支持各種格式靜態(tài)圖片及GIF動畫
(5)支持WINDOWS所提供的所有字體
(6)6萬TFT真彩顯示器
(7)支持配方功能
(8)串行通訊口,通訊方式有RS232/RS485
(9)可豎屏顯示
(10)可選裝CAN口
輸入采樣階段
在輸入采樣階段,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以掃描方式依次地讀入所有輸入狀態(tài)和數據,并將它們存入I/O映象區(qū)中的相應的單元內。方法就是讓真實的用戶參與開發(fā),這樣開發(fā)人員就能正確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目標,系統(tǒng)就會更加成功。輸入采樣結束后,轉入用戶程序執(zhí)行和輸出刷新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即使輸入狀態(tài)和數據發(fā)生變化,I/O映象區(qū)中的相應單元的狀態(tài)和數據也不會改變。因此,如果輸入是脈沖信號,則該脈沖信號的寬度必須大于一個掃描周期,才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該輸入均能被讀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