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為了達到使用性能,還應在生產工藝中增加輔助措施:
1.增加強度——配用硬質碳黑,摻用酚醛樹脂;
2.增加耐磨性——配用硬質碳黑;
3.氣密性要求高——少用揮發(fā)性高的組分;
4.增加耐熱性——采用新的硫化工藝;
5.增加耐寒性——通過生膠的解枝鑲嵌,降低結晶傾向,使用耐低溫 的增塑劑;
6.增加耐燃性——不用助劑、少用軟化劑、使用阻燃劑(如:三氧化銻)
7.增加耐氧性、耐臭氧性——采用對二胺類防護劑;
8.提高電絕緣性——配用高結構填充劑或金屬粉,配用抗靜電劑;
9.提高磁性——采用鍶鐵氧粉,鋁鎳鐵粉,鐵鋇粉等作填充劑;
10.提高耐水性——采用氧化鉛或樹脂硫化體系,配用吸水性較低的填充劑(如硫酸鋇、陶土);
11.提高耐油性——充分交聯(lián)、少用增塑劑;
12.提高耐酸堿度——多用填充劑;
13.提高高真空性——配用揮發(fā)性小的添加劑;
14.降低硬度——大量填充軟化劑;
硅橡膠的耐寒性很好,可以在-60℃或更低的溫度下使用,低乙烯基硅橡膠甚至可在-100℃下使用。硅橡膠一般在-30℃時性能發(fā)生變化,即隨溫度的降低其硬度、抗張強度及壓縮變形值均有所增大,而伸長率則降低,但這些變化是可逆的,加熱時便能恢復。
硅橡膠的分子量即使達到50~70萬時,其柔性仍遠較其它有機橡膠為好,這是由于它的是繞Si—軸旋轉運動,氫原子占有相當廣闊的窨,因而與相鄰分子的距離較大,分子間相互吸引力較小,正是由于其分子間的作用力較小,故沒有配合填充劑的硫化膠抗張強度很低,尚不足1兆帕,伸長率約50~80%。
硅膠的特性
又分為粗孔硅膠和細孔硅膠
硅膠既可吸附水分,又可吸和二氧化碳。隨著溫度的降低,首先吸附是水分(常溫即可,約為25℃),其次是和二氧化碳(溫度越低,吸附能力越強)。
以吸附水分為例粒度/mm4~8 常溫動吸附容量/%6~8 干燥后空氣含水量/g?m-3 0.03 干燥后空氣/℃-52再生溫度/℃140~160硅膠對水的吸附容量較大,再生溫度較低,價格便宜,故空分裝置中硅膠主要用作吸附水分,在低溫下也用來吸附二氧化碳和。它的缺點是粉末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