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矮牽牛茄科碧冬茄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株高15~80cm,也有叢生和匍匐類型; 葉橢圓或卵圓形; 播種后當年可開花,花期長達數(shù)月,花冠喇叭狀; 花形有單瓣、重瓣、瓣緣皺褶或呈不規(guī)則鋸齒等; 花色有紅、白、紫及各種帶斑點、網(wǎng)紋、條紋等; 蒴果,種子小,千粒重約0.1g。園藝品種多,按植株性狀分有:高性種、矮性種、叢生種、匍匐種、直立種;按花型分有:大花(10-15㎝以上)、小花、波狀、鋸齒狀、重瓣、單瓣;按花色分有:紫紅、鮮紅、桃紅、純白、肉色及多種帶條紋品種(紅底白條紋、淡藍底紅脈紋、桃紅底白斑條等)。商業(yè)上常根據(jù)花的大小以及重瓣性將矮牽牛分為大花單瓣類、豐花單瓣類、多花單瓣類、大花重瓣類、重瓣豐花類、重瓣多花類和其他類型(不屬于以上類型的均歸為其他類型)。
矮牽牛自1835年由威廉·赫伯特(WilliamHerbert)育成以后,1849年又出現(xiàn)重瓣矮牽牛品種。1876年通過自然突變育成了四倍體大花矮牽牛系列。1879年很快又推出矮生小花品種。1930年育成1代的矮牽牛品種?,F(xiàn)已育出抗熱、抗雨和抗病品種。矮牽牛在國際上已成為主要的盆花和裝飾植物。 矮牽牛在美國栽培十分普遍,常用在窗臺美化、城市景觀布置,其生產(chǎn)的規(guī)模和數(shù)量列美國花壇和庭園植物的第二位。在歐洲的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荷蘭和德國等國,矮牽牛廣泛用于街旁美化和家庭裝飾。在日本,矮牽牛常用于各式栽植槽的布置和公共場所的景觀配置
矮牽牛夏季生產(chǎn)比較耐高溫,一般只在移栽后幾天加以遮陽、緩苗,在整個生長期均不需要遮陽。溫度控制。矮牽牛移植后溫度控制在20℃左右,不要低于15℃,溫度過低會推遲開花,甚至不開花。在實際生產(chǎn)中,要求國慶開花的要在大棚內(nèi)進行生產(chǎn),避免在國慶前因溫度低而影響開花;要求在五一開花的,也可在露地進行生產(chǎn),但必須保證冬季霜不直接落在葉片上,否則葉片會出現(xiàn)白色的斑點,影響觀賞效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般均采用保護地設施栽培。
矮牽牛的病害主要是苗期猝倒病(用百菌清、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生長期莖腐??;主要蟲害有菜蛾、蚜蟲、卷葉蛾等,尤其在國慶花卉生產(chǎn)中較為常見。出現(xiàn)蚜蟲一般不能用殺滅菊酯噴施,容易引起藥害,影響生長。五、出圃質(zhì)量。冬季生產(chǎn)的盆花,采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yǎng)缽,冠幅一般在20~25厘米間,株形整齊、飽滿,開花一致;夏季生產(chǎn)的盆花,采用10厘米口徑的營養(yǎng)缽,冠幅一般在15~18厘米。矮牽牛可進行長途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