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象的交流方式1
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次聲波來交流,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傳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氣流導(dǎo)致的介質(zhì)不均勻,只能傳播4千米,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交流,那象群會一起跺腳,產(chǎn)生強大的“轟轟”聲,這種方法遠可以傳播32千米。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著明顯不同的遺傳特征,其外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別:森林象體形較小,耳圓,象x牙較直且呈粉紅色。那遠方的大象如何聽到那?總不能把耳朵貼在地上聽吧?其實大象用骨骼傳導(dǎo),當(dāng)聲波傳到時,聲波會沿著腳掌通過骨骼傳到內(nèi)耳,而大象臉上的脂肪可以用來擴音,動物學(xué)家把這種脂肪稱為擴音脂肪,許多海底動物也有這種脂肪。
無論身處非洲還是亞洲,大象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感性動物。
它們會幫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寶寶、用鼻子把受傷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帶,甚至可以用鼻子給對方溫柔觸摸,以此安慰其他身處痛苦的個體。
但是要見證大象具備類似安慰行為卻是另一回事,而如今恰恰有人證明了大象具備這樣的能力。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組成的,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物品,象鼻非常靈活自如,可以撿拾重達1噸的物體,也可以撿拾花生那樣小的食物??茖W(xué)家的研究已經(jīng)表明:亞洲大象在看到其他同類有麻煩時,它們自己也會感到很沮喪,這時它們會伸出援手安慰對方——就像人類看到他人深受折磨施以安慰一樣。這樣一來,大象就加入了一份包括類人猿、狗和一些鳥類的動物名單——科學(xué)家已經(jīng)證明這些動物能夠安撫同類。
非洲森林象
非洲森林象生活在非洲的叢林低地。非洲森林象大約2.4-2.8米高(7.99.2英尺)2500-3500公斤重。它們的象x牙是筆直地向下生長,而耳朵則呈橢圓形。
歷史s上,非洲象居住在撒哈拉沙漠的以南地區(qū),由于人類侵f犯和農(nóng)業(yè)用地不斷擴張,非洲象的棲息地盡限于國家公園和保護區(qū)的森林、矮樹叢和稀樹大草原。象群由一頭50-70歲的老雌象帶領(lǐng),象群一般由8/10-15/30頭大象組成。
母象的孕期大約22為個月(哺乳動物中z長的),每隔4-9年產(chǎn)下一仔(雙胞胎極為罕見)。在東南亞和南亞的很多國家(尤其是泰國和印度)的公民都馴養(yǎng)它們用來騎乘、服勞l役和表演等。幼象出生時大約重79-113公斤(174-249磅),大約到三歲時才斷奶,但會同母象一同生活8-10年。頭象和雌象一直生活在一起,而雄性非洲象一般在青春期離開象群。有血緣關(guān)系的象群關(guān)系比較密切,有時會聚集到一起形成200頭以上的大型群落,但是這只是暫時性的。
雄性非洲象獨居或形成3-5頭的小型象群,同雌性象群一樣,雄性象群的階j級結(jié)構(gòu)也很復(fù)雜。在雄象的活躍期,睪g丸激j素水平上升,攻擊性加強。這時眼部分泌物增多,腿上會有尿液滴下。
大象的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研究表示大象使用次聲波進行遠距離交流。它們的食物主要包括草、草根、樹芽、灌木、樹皮、水果和蔬菜等。它們每天要喝30-50加侖的水。非洲象的平均年齡在60-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