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平措頓珠先生還借鑒了三弦、琵琶等彈弦樂器的演奏方法 ,在扎木聶上采用了換把演奏,一般可換三個把位,達三個八度,并能轉調演奏。使扎木聶可更廣泛的用于獨奏、合奏或伴奏。
彈奏時將琴持在右肩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拔奏,發(fā)音渾厚、響亮,和三弦音色相似。以前,札木聶只有一種,經過改良,已經發(fā)展出了高、中、低音的札木聶,滿足了演奏不同樂曲的需要。
將時代旋律和現代音樂元素融入藏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
自治區(qū)歌舞團民族樂隊以演奏演唱民間音樂、古典宮廷音樂和音樂為主,其內容、形式、風格均獨具特色。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區(qū)歌舞團技藝精湛的演奏家們不僅掌握著傳統(tǒng)樂器的演奏方式,還會使用現代的西洋樂器。在日常的演出中,注重將傳統(tǒng)樂器與西洋樂器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演奏風格。幾十年來,歌舞團曾多次赴全國各地演出,先后出訪過尼泊爾、丹麥、冰島、瑞典、芬蘭、挪威、英國等國家,其節(jié)目曾多次在國際、國內的藝術比賽中獲獎,受到國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并以其特有的魅力獲得了廣大觀眾、文化藝術界專家學者的矚目,特別是令國外觀眾驚嘆不已。“將時代旋律和現代音樂元素融入藏族傳統(tǒng)音樂,是民族音樂發(fā)展、傳承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同時也體現出民族音樂的包容性。”邊巴扎西說,“保留藏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是創(chuàng)新音樂表現形式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藏民族傳統(tǒng)音樂的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同時把握好現代流行音樂的傳播規(guī)律,才能使傳統(tǒng)藏樂煥發(fā)出全新的時代氣息?!?/p>
轉經是藏傳信徒們懺悔往事、避難、修積功德的方式
固定式轉經筒是指裝置在藏傳寺院里的經筒。寺廟里的轉經筒有大有小,一般有銅制和木制兩種,經筒筒身刻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里面裝有經卷。依據藏傳的教律,凡轉動經筒一回,等于誦讀了一遍內藏經文。轉經是藏傳信徒們懺悔往事、避難、修積功德的方式。
藏傳中,酥油燈是供奉神明時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使用酥油作為燃燒源的油燈就是酥油燈,西藏的寺院里常見的莫過于那一盞盞長明的酥油燈。酥油燈在藏傳信徒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信徒們的精神之燈。除了在寺院,在藏族人家中,也能看到長明不滅的酥油燈。無論是家中舉行念經法事,還是為逝者作祭祀活動,都要點上幾盞或上百盞酥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