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現(xiàn)在隨著流行音樂的興起,一些傳統(tǒng)的民族歌曲可能都不怎么聽過了。我們正在離民間音樂越來越遠。但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樂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過的民族樂器就有扎木聶,扎木聶,又稱扎年。
它是藏族彈弦樂器。因其設六弦,故又稱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區(qū)、四川、云南、青海、甘肅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彈唱伴奏,也用于器樂合奏或獨奏。像這樣的樂器還有像琵琶,天鵝琴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這些民間藝術。
舞劇《天之路》作曲崔弦亮介紹說:今年初春,我和《天之路》主創(chuàng)團隊踏上從青海至拉薩的采風之旅。初春的青海依然寒冷,在一路感受雪域高原遼闊壯美景色的同時,也見識了說來就來的雨雪冰雹。這樣的氣候使我對修建青藏鐵路的環(huán)境更加感同身受,也深刻體會到建設者的艱苦付出,這條修建了幾十年的鐵路,承載了幾代人的付出和希望。二是音樂要契合這部劇不同的年代背景和跌宕起伏的劇情,要突出年代感和戲劇的反差性。
采風回京后,跟主創(chuàng)人員一起開會討論劇情和人物后開始創(chuàng)作??倢а萼囂m英對我很信任,她的核心要求有兩點,一是希望表現(xiàn)藏族地區(qū)的音樂時,準確把握并突出民族地域的獨特性;典型樂器: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二是音樂要契合這部劇不同的年代背景和跌宕起伏的劇情,要突出年代感和戲劇的反差性。
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樂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過的民族樂器就有扎木聶,扎木聶,又稱扎年。它是一種長得類似于二胡的樂器,是一種彈撥樂器,通常同于樂器合奏以及獨奏、伴唱、伴舞等等,可以說是用途非常的廣泛。
(1)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演奏者,用相同的樂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系同時演奏同一曲調(diào),如二胡齊奏,小提琴齊奏等;
(2)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演奏者,用各種不同的樂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系同時演奏同一曲調(diào),如民樂齊奏等。
骨笛呈管狀,深黃顏色,是用飛禽類的肢骨制成。已經(jīng)石化成石質(zhì)。長約150,外徑約15至7毫米。其上有近等距離的五個指孔,孔徑約3毫米。底端有2個約1,5毫米相對的小孔。經(jīng)過專業(yè)人員試吹,發(fā)音順序由上孔至第5孔,為“D、E、G、A、C?!?/span>
骨笛的年代是依據(jù)考古學資料,并運用材料類比學的方法,分析了與骨笛同時發(fā)現(xiàn)的彩陶器皿碎片和有肩石斧等紅山文化時期的材料,確定骨笛的年代為紅山文化時期,距今約五千五百余年。這是已知的,有確切地點和時間的第二支五孔骨笛。
1) 1999年4月北京次展出
左東胡先生 中北京報國集團姜重先生 右攝影大師龐雷先生
2)2000年10月份,北京次展出
紅山文化五孔骨笛于北京再次展出時,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肖興華再次吹響了這支骨笛,聲音清脆悅耳。肖興華說,從事研究河南舞陽賈湖骨笛工作多年,認為8000年前舞陽賈湖骨笛的出土與約6000年前紅山文化骨笛的發(fā)現(xiàn),在中國古代音樂有必然的聯(lián)系。合影留念并在照片后面紀錄了這件事情。流行于西藏自治區(qū)和四川、青海、甘肅等省的藏族自治州、縣,尤以拉薩、日喀則、拉孜、薩迦和昂仁等地最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