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假山是指人們通過真山元素的挖掘,人工堆起來的山,從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假山和置石兩個部分。假山,是擬景造園藝為主要目的,結合其它自然界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為藍本并加以藝術的提煉和夸張,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稱。置石是以山石為材料,作獨立性或附屬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現(xiàn)山石的個體美或局部的組合而不具備完整的山形。假山工程是園林建設的專項工程,已經(jīng)成為中國園林的象征。
假山施工:
1、假山施工工藝
施工放線—→挖槽—→基礎施工挖底—→中層施工—→掃縫—→收頂—→檢查完形
2、施工放線
根據(jù)設計圖紙位置與形狀在地面上放出假山的外形形狀,在—→假山有較大幅度的外挑要根據(jù)假山的位置來確定基礎的大小,而且其基礎的寬度需要適當放寬。
3、挖槽
根據(jù)基礎的深度與大小挖槽,挖槽的范圍與深度需要根據(jù)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
4、基礎施工
掇山先有成局在胸,才有確定假山基礎的位置、外形和深淺。否則,假山基礎既起出地面之上,再想改變假山的總體輪廓,或要增加很多高度或很遠的困難了,因為假山不可能超過基礎之外。
本假山采用砼基礎,這類基礎耐壓強度大,施工速度快。本假山基礎采用250厚C20砼。再砼澆筑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及正確的澆搗方法,再澆筑過程中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
5、拉底
拉底是指再基礎上鋪置底層的自然山石。拉底是疊山之本,因為假山空間的變化都立足于這一層。拉底要選用有足夠強度、頑夯的大石。而且底石的材料要求塊大、堅實、耐壓,不允許用風化過度的山石拉底。
庭院置石,怎樣合理放置景觀石?
園林作為一門藝術,對于意境有著很高的要求,除了普遍的山、水組合,“石”作為現(xiàn)代園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帶個人們無窮的想象空間和精神享受。
石材上的特有紋理、造型、輪廓、色彩都有這獨特的美學意義,將這些因素與現(xiàn)代美學中的點、線、面結合,有助于發(fā)揮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的美學特點。
落實到景觀搭配中,則石材可以結合植物、水景、道路等在空間范圍內(nèi)營造不同的園林景觀,起到重要的構景作用。
正所謂“石配樹而華,樹配石而堅”,除了石材本身的特性可以對景觀效果造成影響,石材的布局也是有所講究的。
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巖景觀的造景手法被稱之為置石,置石能夠用簡單的形式,體現(xiàn)較深的意境,達到“寸石生情”的藝術效果。在空間組合中起著分隔、穿插、鏈接、導向及擴張空間的作用,如果置石得法,運用山石材料少,結構簡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置
對置,在建筑物前兩旁對稱布置兩塊山石,以陪襯環(huán)境,豐富景色。
選取兩塊體態(tài)較大的石頭相對矗立,在意境上形成相互呼應。而且石材的大小也不能完全一致,這樣既統(tǒng)一,又富有變化,營造自然的效果,否則就會顯得生硬刻意。
除了兩塊主要的對景石,周邊還輔以少量石塊做點綴,在配以常青綠植和山水背景墻,景色之間呈現(xiàn)虛與實的變化,構成一幅充滿中國風情的水墨畫。
泰山石泰山石質地堅硬,結構細密,有的結晶顆粒較粗;形態(tài)為自然塊體,古樸墩厚,呈次棱角形、渾園形,多見不規(guī)則卵形,以顯示圖紋為主;基調沉穩(wěn)、凝重、渾厚,多以滲透、半滲透的紋理畫面出現(xiàn)。在灰白、灰黑、灰綠、淺江、黛青、黃、褐、黑等顏色的石面上,交織著千姿百態(tài)的白色紋理,或凸或凹,構成高山流瀑、古木枯枝、飛禽走獸、風流人物等圖案,且光潤亮澤,構圖均衡、清晰逼真,各得其妙。色調多以黑白為主,有水墨畫的清高淡雅,有的還巧妙地嵌入紅或黃色的紋飾。
泰山石產(chǎn)于泰山山脈周邊的溪流山谷,其質地堅硬,基調沉穩(wěn)、凝重、渾厚,多以滲透、半滲透的紋理畫面而出現(xiàn),以其美麗多變的紋理而,泰山石以其古樸、蒼勁、凝重的格調名揚海內(nèi)外,又加上民間有泰山石能避邪、鎮(zhèn)宅等傳說,開始遠走他鄉(xiāng),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數(shù)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觀”、“花鳥魚蟲”、“十二生肖”等,或凸或凹,或動或靜,龍蛇飛舞,千變?nèi)f化,包羅萬象,直接還原了大自然景觀。泰山是穩(wěn)固的象征,泰山安四海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