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豆制品加工污水處理方法:
1、好氧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對污染物的去除相當,有研究指出[19],好氧方法如AB法對豆制品廢水的處理效果良好;A段的COD負荷率210kg?m-3d-1左右,HRT610h,B段則分別為013kg?m-3d-1和810h,進水CODcr濃度是6000~7000mg?L-1,出水可低于200mg?L-1。目前,有的小型豆制品廠利用膜生物反應器(MBR)好氧處理此類廢水,總HRT為24h,處理后的出水SS小于10mg?L-1,CODcr小于30mg?L-1,NH 42N完全硝化。
2、厭氧-好氧結(jié)合處理 采用厭氧與好氧處理相結(jié)合的工藝,廢水首段經(jīng)過厭氧發(fā)酵,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被降解去除,部分難降解的大分子物質(zhì)也被轉(zhuǎn)化成小分子中間產(chǎn)物;厭氧出水進入好氧段,采用活性污泥法或氧化塘法處理。
曝氣生物濾池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典型工藝流程
曝氣生物濾池也叫淹沒式曝氣生物濾池,是在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生物濾塔、生物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膜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被稱為第三代生物濾池.其工藝原理為,在濾池中裝填一定量粒徑較小的粒狀濾料,濾料表面生長著高活性的生物膜,濾池內(nèi)部曝氣。污水流經(jīng)時,利用濾料的高比表面積帶來的高濃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對污水進行快速凈化,此為生物氧化降解過程;同時,污水流經(jīng)時,濾料呈壓實狀態(tài),利用濾料粒徑較小的特點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且保證脫落的生物膜不會隨水漂出,此為截留作用;運行一定時間后,因水頭損失的增加,需對濾池進行反沖洗,以釋放截留的懸浮物以及更新生物膜,此為反沖洗過程。
污水處理基礎知識:
細菌總數(shù):是大腸菌群數(shù)、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的總數(shù),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shù)表示。
厭氧:污水生物處理中,沒有溶解氧也沒有硝態(tài)氮的環(huán)境狀態(tài)。溶解氧在0.2mg/L以下。
缺氧:污水生物處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沒有溶解氧但有硝態(tài)氮的環(huán)境狀態(tài)。溶解氧在0.2-0.5mg/L左右。
好氧:污水生物處理中,有溶解氧或兼有硝態(tài)氮的狀態(tài)。溶解氧在2.0mg/L以上。
曝氣:只將空氣中的氧強制向液體中專一的過程,其目的是獲得足夠的溶解氧。此外,曝氣還有防止懸浮體下沉,加強池內(nèi)有機物與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觸的目的,從而保證池內(nèi)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前提下,對污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