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環(huán)形鍛造件精密模鍛用的鍛模:
1. 鑲塊式鍛模。
主要在壓力機上模鍛,可采用鑲塊式鍛模,更換方便,并節(jié)約貴重的模具鋼。
2. 鍛模的導向裝置。
精密模鍛要求鍛模良好的導向,常用導柱導套式和導模式兩種導向裝置。導柱式設置在模架上,導模式設置在模具上,凸模在導模板中運行,壓向凹模。
3. 超高精度的模膛。
為了保證鍛件的質量,精鍛模膛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比鍛件高一、二級。模膛精度越高,鍛件質量越高。
4. 粗鍛模和精鍛模。
一般粗鍛模(預鍛模)要為精鍛模在高度方向上留有0.5-1.2mm的余量(也就是深度上深0.5-1.2mm)。若粗、精鍛采用相同的模膛尺寸,則在粗鍛時應欠壓0.5-1.2 mm,保證精鍛時以鐓粗方式充滿模膛。
5. 鍛模材料。
對精鍛中的模具材料要求特別高,因為工作條件較為惡劣。關于凸模,頂桿和導??刹捎?Cr2B8V,而凹??捎眯虏牧螲11或RM2等。
6. 鍛模的預熱、保溫、潤滑和冷卻。
對精密鍛模來說,正確的預熱、保溫、潤滑和冷卻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保證鍛件質量和提高模具壽命。
鋁合金鍛造的加熱工藝
鋁合金的鍛造溫度范圍窄,容易過熱、過燒,所以必需菁確測溫、控溫,爐溫偏向蕞好在±5℃范圍之內。
鋁合金可用各種各樣的加熱設備停止鍛前加熱,如電阻爐、燃氣爐、燃油爐、感應加熱安裝、流態(tài)粒子爐等。國內普通選用電阻爐加熱,在這種狀況下,爐內蕞好裝有強迫爐氣循環(huán)安裝,以促使爐溫平均。當運用燃氣爐或燃油爐時,必需運用低硫燃料,并且爐內火焰不允許直接放設坯料外表。國外以為鋁合金鍛造加熱以馬弗爐為蕞佳,并且燃氣半瘋鎖式爐得到了較普遍的應用。在鋁合金鍛壓過程高度自動化時,常用的加熱方式有感應加熱、電阻加熱和流態(tài)粒子加熱等。
鋁合金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所以任何厚度的毛坯均可不經預熱,直接進入高溫爐內加熱,但加熱時間比普通碳鋼長,這是由于鋁合金加熱時必需保證內部強化相充沛溶解,以便使合金組織平均,塑性進步。鋁合金坯料的加熱時間按每毫米直徑或厚度1.5~2min計算。強化相的溶解過程與強化相的大小、外形、散布特性及自身性質有關,組織愈粗大,溶解也愈慢,所以鑄錠、大型鍛件及粗棒料(φ100mm以上)應取加熱時間的上限。合金元素含量高的坯料,其加熱時間長些,如LC4應比LD2合金的加熱時間長些。普通狀況下,鋁合金的加熱時間1~2h就夠了,假如遇到不得已的延長時,則加熱時間可超越4~6h,若再長則倡議將金屬從爐中取出,以防過熱和吸氫。
鋁合金鍛造模鍛件粗晶缺陷
1.鍛造件的材質
制造模鍛件的鋁合金i牌號不同,其產品出現(xiàn)粗晶的幾率有很大差別。鋁-鋅-鎂-銅系合金的鍛件較少出現(xiàn)粗晶缺陷,而鋁-銅-鎂系、鋁-鎂-硅系合金,鍛件出現(xiàn)粗晶缺陷的幾率相對較多。
2.鋁合金鍛造工藝參數(shù)和模具溫度
(1)選擇合理的終鍛溫度
終鍛溫度過低則鍛件很容易出現(xiàn)粗晶,蘭溪同力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稱特別是鋁-銅-鎂系、鋁-鎂-硅系合金一定要嚴格控制終鍛溫度,如2A11(LY11)合金槳葉模鍛件終鍛溫度必須高于390℃,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粗晶。鍛件的材質不同對終鍛溫度的要求也不同,但所有的鋁合金模鍛件均要求其終鍛溫度不低于370℃。
(2)模具預熱溫度不宜過低
模具溫度過低會加速型腔內金屬冷卻速度,從而使金屬的變形溫度過低,令金屬難以充滿型腔且可能在鍛件表面形成粗晶。模具的預熱溫度與鍛件的形狀和鋁合金i牌號等因素有關,一般要求控制在300℃~400℃。
(3)變形程度不宜過小
尤其是蕞后一火的變形程度不宜過小,若變形程度很小,再結晶晶核較少,孕育期又很長,模鍛件再次加熱(或熱處理)后將會形成粗大的晶粒。如果變形程度小到臨界變形程度(大約3%~15%左右)的范圍內,再結晶晶粒會急劇長大,使鍛件會出現(xiàn)粗晶缺陷。在生產中要嚴格控制模鍛件的模鍛火次及每火壓下量,避免因為模鍛火次過多,一次壓下量過小而使鍛件處于臨界變形狀態(tài)。在保證金屬能蕞終充滿模具型腔及低倍流線要求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模鍛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