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武術基本功入門之手型
一、手型
武術中的手型有很多,常用的基本手型有拳、掌、爪、鉤四種。
1.拳:四指并攏伸直,然后向內屈卷緊握,大拇指扣壓在食、中指的第二指節(jié)上。拳分拳眼、拳面、拳背、拳心和拳輪五個部位。
要求:拳要握緊、握實,拳面要平,腕要挺直。
2.掌:四指并攏伸直,大拇指一、二指節(jié)屈曲,緊貼于虎口部位。掌分掌心、掌背、掌指、掌根和掌外沿
要求:手指并緊,大拇指緊扣虎口處。
3.爪:又有虎爪、鷹爪之分。
虎爪:五指伸直分開,然后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一、二指節(jié)屈曲內扣,大拇指也微曲內扣,虎口撐圓
要求:五指用力,爪心含空,力達爪尖。
鷹爪: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靠攏并微屈內扣,大拇指一指關節(jié)內扣,虎口撐圓。
要求:四指并緊,手指內扣,力達爪尖。
4.鉤:五指略屈并攏,大拇指指肚與其它四指指肚捏合在一起。鉤分鉤頂和鉤尖兩部分。
要求:屈腕捏合,鉤指要緊,力在鉤尖。
分享重慶少兒武術培訓的教學方式
大多武術教練,由于自身專業(yè)領域的原因,沒有文化老師或者藝術老師那樣的循循善誘,雖然專業(yè)水平足夠,但教學方法不當,效率不高。那么,到底怎么教學才能讓孩子更快地學習武術呢? 下面分享重慶少兒武術培訓的教學方式
一、明確教學任務
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單純傳授武術技術,必須注重教育。實質上,從其他的角度來理解,它不僅是個人體現(xiàn)武術規(guī)范的主體和意義,側重于個人意志的選擇,而且還包含了在整個武術社會活動中人際關系的內在秩序,它注重在武術活動以及參與其它社會活動時的秩序規(guī)范。并且,個人的只有適應社會實踐才能決定其品格的提升或下落,也只有在社會共識的秩序規(guī)范中,才有實踐的價值和意義
二、訓練教材安排
在教材的組織上,我們一般采用確定重點,圍繞重點,步步深入的方法。小朋友們在少兒時期,身體的肌肉組織中水分較多,肌肉還較柔嫩,肌纖維細,伸展性強;骨骼的彈性和柔韌性較好,但承受能力較小。這一時期,大腦神經細胞興奮性易擴散,并且耐力差,容易疲勞,也就是說少兒時期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
少兒武術培訓一般采用體腦結合的教學方式,非常適合兒童好動好奇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重慶少兒武術培訓基本功有哪些
我們知道,少兒武術培訓非常有意義,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們解決成長中一些問題,并在各個方面給孩子帶來好處,那么具體的培訓方法有哪些呢?為了讓大家可以知道這些知識,重慶專業(yè)少兒武術培訓廠家就為大家詳解。
重慶少兒武術培訓基本功有哪些?
1.手型:傳統(tǒng)武術非常講究神形合一,手型的練習很重要。
基本手型分為三種:拳、掌、勾。拳的練習包括前沖拳和立拳:拳從腰間猛然沖出,扭腰順肩,力達拳面,同時小臂內旋,使拳心向下。
要點:沉肩、挺立腰、收腹,沖拳要快速有力,要有爆發(fā)力,擰腰、順肩,上體稍微前探。
挑掌和勾的練習:雙臂抱拳并開立步站立,雙拳變掌由下向外向上向前內交叉畫弧并經下向側平舉挑掌。
2.步法:基本的步法有五種。
弓步: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蓋與腳尖垂直;后腿梃膝伸直,腳尖內扣,塌腰擰胯。雙手叉腰。
馬步:兩腳左右分開,約為腳掌長度的4倍左右,腳尖正對前方,兩腿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中心落于兩腿之間,目視前方。
歇步:兩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腳全掌著地,腳尖外展;后腳跟離地,臀部緊貼后小腿。
仆步:一腿全蹲,全腳著地,臀部緊靠小腿,膝外展;另一腿平鋪近地面。全腳掌著地,腳尖內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