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感應淬火零件的回火
1.自行回火
圓柱形零件或其他形狀簡單的零件,在同時加熱淬火后可采用自行回火。所謂自行回火是利用淬火冷卻后,在零件的內(nèi)部仍然保存的一部分熱量,當這部分熱量重新返回淬水層,使其升溫并達到回火的效果,這種方式的回火稱為自行回火。
2.感應加熱回火
感應加熱回火也稱為電回火。某些長軸或其他大型零件在感應加熱連續(xù)淬火以后已經(jīng)冷透,不能進行自行回火,如采用爐中回火,或是爐膛容納不下,或是裝爐數(shù)量太少,又因工藝時間太長,一般難以采用,這時多采用感應加熱回火。工件小、管材、板材、齒輪等,則選用相對功率小,頻率高的感應加熱設備。歐美日等國近年生產(chǎn)的感應動線,為提高生產(chǎn)率,使回火與淬火同節(jié)拍進行回火。
高頻淬火是把金屬成材或零件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急劇冷卻,以獲得馬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淬火是為了得到馬氏體組織,再經(jīng)回火后,使工件獲得良好的使用性能,以充分發(fā)揮材料的潛力。其主要目的是:
???????1)提高金屬成材或零件的機械性能。例如:提高工具、軸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彈簧的彈性極限,提高軸類零件的綜合機械性能等。?
??????2)改善某些特殊鋼的材料性能或化學性能。如提高不銹鋼的耐蝕性,增加磁鋼的永磁性等。
什么是退火和正火?
?將工件緩慢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溫度范圍根據(jù)不同的退火方法而定),保溫一段時間后緩慢冷卻(通常是爐中冷卻到450~550℃左右出爐空冷)下來的熱處理工藝,稱為退火。 將工件加熱至Ac3或Acm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后,在空氣中冷卻下來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正火。廠家必須要在進行高頻淬火加工的時候,注意到上述這兩個重點問題,才能夠取得好的加工效果。 退火和正火的目的分述如下。
退火的目的: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消除鍛、軋后的應力,穩(wěn)定尺寸。 為淬火做好組織準備。 消除各種缺陷,改善組織(如枝晶偏析等化學成分的不均勻性)。
正火的目的: 消除鍛、軋后的應力。 細化晶粒,均勻組織,為final熱處理做好組織準備。 改善組織,提。比HF頻率略低的是中頻(MF),比HF頻率略高的是甚高頻(VHF)。如清除網(wǎng)狀滲碳體、大塊鐵素體等組織缺陷。 對機械性能要求不高的工件,正火也可以作為final熱處理,使其獲得一定的機械性能。 正火通常用于碳鋼和合金鋼。有些合金鋼正火時也得到馬氏體組織,這時起到了淬火的效果,因此一般不叫正火,而稱為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