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將所述綜合廢水處理池中的綜合廢水排入綜合物化反應單元,對綜合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進行去除,固液分離后得到綜合物化反應后的綜合廢水;
2、將S3所得的綜合物化反應后的綜合廢水經過一級砂濾器過濾后,排入生化反應單元,對綜合物化反應后的綜合廢水進行氨氮、總氮、總磷、COD的去除,得到生化反應后的綜合廢水;
3、將S4所得的生化反應后的綜合廢水經過二級砂濾器過濾后,排入軟化樹脂罐進行除鈣處理,之后排入超濾單元進行大分子顆粒過濾處理,之后排入反滲透單元進行脫鹽處理,反滲透產水進入一級全離子交換樹脂塔進行一級吸附,反滲透濃水排入碟管式膜處理單元進行高倍濃縮處理,碟管式膜處理單元產水進入二級全離子交換樹脂塔進行二級吸附,碟管式膜處理單元濃水進入蒸發(fā)濃縮單元進行蒸干結晶,蒸干結晶后處理完成;
所述綜合物化反應單元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pH初調池、微電解池、曝氣池、反應池、絮凝池和沉淀池;
所述生化反應單元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pH回調池、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生化沉淀池和循環(huán)曝氣生物濾池;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的獨特結構去除重金屬離子的一種有效方法。利用吸附法處理電鍍重金屬廢水的吸附劑有活性炭、腐植酸、海泡石、聚糖樹脂等。在處理電鍍廢水中,蒸發(fā)濃縮法常常與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可實現閉路循環(huán),效果不錯,比如常壓蒸發(fā)器與逆流漂洗系統(tǒng)聯合使用?;钚蕴垦b備簡單,在廢水治理中應用廣泛,但活性炭再生效率低,處理水質很難達到回用要求,一般用于電鍍廢水的預處理。
腐植酸類物質是比較廉價的吸附劑,把腐植酸做成腐植酸樹脂用以處理含Cr、含Ni廢水已有成功經驗。有相關研究表明,殼聚糖及其衍生物是重金屬離子的良好吸附劑,殼聚糖樹脂交聯后,可重復使用10次,吸附容量沒有明顯降低。
利用改性的海泡石治理重金屬廢水對Pb2 、Hg2 、Cd2 有很好的吸附能力,處理后廢水中重金屬含量顯著低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另有文獻報道蒙脫石也是一種性能良好的粘土礦物吸附劑,鋁鋯柱撐蒙脫石在酸性條件下對Cr6 的去除率達到99%,出水中Cr6 含量低于國家排放標準,具有實際應用前暑。目前的處理僅關注重金屬的排放,對有機物、氨氮、總磷等污染物的去除關注較少,傳統(tǒng)的處理工藝對水質復雜的廢水仍不能對這些污染物進行有效的處理。
采用膜法技術處理電鍍廢水典型工藝如下:
采用膜法技術為電鍍廢水處理提供解決方案,促進電鍍工業(yè)技術升級。其主要特點:
(1)降低成本——水與貴重金屬循環(huán)利用,減少材料消耗
(2)回收資源——貴重金屬回收利用
(3)保護環(huán)境——廢水零排放或微排放
電鍍生產過程中的高用水量以及排放出的重金屬對水環(huán)境的污染,極大地制約了電鍍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傳統(tǒng)的電鍍廢水處理工藝成本過高,重金屬未經回收便排放到水體中,極易對生物造成危害。所述生化反應單元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pH回調池、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生化沉淀池和循環(huán)曝氣生物濾池。而膜分離技術對水與重金屬進行循環(huán)利用,經過膜分離技術處理的電鍍廢水,可以實現重金屬的“零排放”或“微排放”,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電化學處理重金屬廢水工藝包括以下方法:
電滲析法: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利用陰離子或陽離子交換膜對溶液中陰、陽離子進行選擇性透過,使陰、陽離子定向遷移,從而實現水體中的溶質與水分離。是一項比較成熟的膜分離技術,可處理電鍍廢水、冶金工業(yè)廢水及其他含銅、鉻離子的廢水。因為電鍍廢液是不定期產生并間歇排放的,一旦某種廢液瞬間排入廢水站,就會導致水質出現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波動,超出廢水站的處理能力。電滲析在運轉過程中,兩極有電化學反應,電極腐蝕物聚集,電阻增大,電耗隨之增加,所以必須向電極室通入較大流量的水以排除電極反應產生的腐蝕物。
電滲析可分為單極性膜電滲析、雙極性電滲析。傳統(tǒng)的單機性膜存在電極耐久性欠佳及易發(fā)生堵槽等不足,因此目前研究熱點是雙極性膜電滲析。將雙極性膜與單極性膜組合,是重金屬廢水處理工藝未來發(fā)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