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改性AKD介紹
改性AKD主要和淀粉配合在紙板上使用,可在用量比較少的情況下提高紙板的抗水性能,還能大大降低紙的成本。以前擔心的AKD熟化問題也基本上已經(jīng)解決,像普通的高強瓦楞或是牛皮箱板紙,完全熟化期也可以在2個小時內完成。這種改性AKD加表面施膠淀粉的方法也應用在普通的文化用紙上,用來完全取代漿內施膠。加在紙的表面,這樣不但可降低AKD的用量,還能縮短AKD的熟化時間。
AKD在表膠系統(tǒng)中使用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漿內施膠的瓦楞紙和箱板紙,通常不會返潮,原因就是所有的纖維都被AKD保護了,所以水蒸汽無法接觸到纖維,自然不會返潮。但是漿內施膠的量比較大,成本要超過30元/噸紙;況且,AKD漿內施膠留著率低,易水解產(chǎn)生膠粘物。
第二,SAE表膠紙,通常也不會返潮。當然,也有返潮的,是因為其薄膜不好。只要表膠設計合理,SAE類表膠紙不返潮;其道理就是,“雨衣”的概念,既不透水也不透氣;
第三,AKD表膠紙,返潮風險大,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其主要原因就是,AKD只保護了表面的纖維,內部纖維依然會吸水;再一個,AKD在表面不會形成連續(xù)膜,被保護的表面纖維不會吸水,但是纖維之間留有空隙,水蒸汽能夠進去與內部纖維結合而“返潮”,就像“哥倫比亞沖鋒服”一樣,防水但透氣;所以,用水滴在紙上觀察滲透讀秒的辦法判斷施膠好壞,并不科學;科學的方法,應當把紙張放在“桑拿房”,觀察SAE表膠紙和AKD表膠紙,哪個水分快超標,自然其環(huán)壓就下降了,這才是真正檢驗返潮的方法。
紙頁施膠度的影響
紙頁施膠度的大小是影響施膠壓榨的拾取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完全未施膠的紙張比施過膠的紙多吸收100%的膠料,同時紙幅吸收的水分也較多,從而造成強度下降,斷頭率增加。
一旦紙頁的施膠度達到一定值后,再提高紙張的施膠度則對紙幅吸收膠液影響不明顯。
紙頁水分的影響
進入施膠壓榨紙頁水分的大小,不僅影響紙頁對膠料的拾取量,而且其縱、橫向水分的均一性直接影響膠料吸收的均一性。
因此,進入施膠壓榨的紙頁水分是生產(chǎn)過程中需要著重控制的關鍵參數(shù)。
在生產(chǎn)過程中,其水分一般控制在5~10%為宜,這時能獲得拾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