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說一說鸚鵡養(yǎng)殖,鸚鵡日常主食是谷子,黍子,麻子,加納利子等雜糧。在日常飼養(yǎng)中需要添加墨魚骨,雞蛋殼等用于補鈣。三種鸚鵡都是在一年內就可成年,但是若要繁殖,則要一年半至兩年。此時親鳥母性更好,鳥蛋受精率也更高。親鳥每對一籠,并放置木質繁殖箱,以免其他鳥打擾。繁殖期在春秋兩季,一來春秋兩季氣溫較不高不低,較為涼爽,而夏冬兩季氣溫相對極端。二來親鳥可利用夏冬兩季充分休養(yǎng)生息。

所選親鳥要健康,體形輕巧,運動靈活,無腿趾殘疾。與配親鳥年齡要相當,或雄鳥略大于雌鳥??刹捎脙煞N方法配對,其一是先分出雌雄,而后成對放入籠內配對,觀察幾天確定戀對即可,如1周內仍不能配上對需調換;其二是大籠內散養(yǎng),待配對后再捉出放入繁殖籠內進行繁殖。繁殖時,需供給巢材,如干草、紙條、布條、麻絲、竹絲等。孵化期為18天左右。出殼的雛鳥需經40天左右離巢,離巢的幼鳥需親鳥帶飼2周左右才能獨立活動。為使幼鳥能盡快獨立生活,應及時分窩,將幼鳥分出繁殖籠,只用一只索鳥帶飼,這樣親鳥的體力恢復以快,可及時進入下一個產蛋周期。

蛋米:1公斤小米加4個雞蛋黃攪拌而成,用量一般占總喂量的40%。稻米:以帶有稻殼的稻米為佳,稻米的種皮牡丹鸚鵡很喜歡吃,可補充淀粉、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并可增加喙的咀嚼能力。用量一般占總喂量的30%。 谷子:一般占總喂量的10%一15%。 剩余部分可喂麻子、稗草子、瓜子等。根據(jù)實踐經驗,以每天喂10-20粒生瓜子為佳。 在飼喂中,有人加“金維他”,也有人加“速補14”,還有人加多維素及各類添加劑,但根據(jù)實踐,無論加什么,都要注意量的控制,如果量不適度,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飼養(yǎng)經驗集錦:如何減少“白蛋”?“白蛋”就是沒有受精的蛋,“白蛋”的增加將會嚴重影響牡丹鸚鵡的繁殖率。產生“白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配對親鳥都是雌鳥:二是配對的雌鳥雖能生蛋,但雄鳥沒有性成熟;三是雄鳥是殘鳥,腳趾有殘缺,使得交配不成功;四是外界環(huán)境的不適,如噪音、驚嚇、空氣不流通、悶熱等。一旦有以上情況發(fā)生,應采取相應的措施。